高管薪酬的业绩考核:会计业绩还是市场业绩开题报告

 2022-10-29 20:27:39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当今社会,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获取更多的利润,我们不得不为了留住人才花费更多的薪酬。各个公司股东聘请高级管理人员管理企业,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股东价值的最大化,但是股东无法时时刻刻观察高管的行为,很难判断高管为公司的业绩做出多少贡献。因此,为了判断高管的作为是否为公司谋利,公司都拥有自己的一套业绩考核方法。面对目前各类公司,主要有两种考核标准,一种是会计业绩,另一种是市场业绩。考虑到会计的的特点与市场的特点,对于两者应用在高管薪酬的业绩考核上的效果也不尽相同。

为了研究这两种标准哪一种能激励上市公司国企老总更好地工作,做了大概的调查与研究,虽然这个问题在我国属于老问题,但是面对新的严峻的市场环境和企业竞争,我国应该重新思考这个问题。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关键问题:

1、我国国企选择其薪酬指标的原因

2、我国与外国高管薪酬的区别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一)关于高管薪酬的相关文献回顾

(1)高管与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

1932年,美国学者贝利和米恩斯提出了公司治理结构,广泛引起学者的讨论,其中两权分离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等为首。当代社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为发展现代股份制公司奠定了基础(Berle and Means,1932),同时形成了股东与高级管理人员(以下简称"高管)两种利益群体,进而引发了代理问题(Jensen and Meckling,1976)。因此,在经济理论中,高管报酬契约被称为降低代理成本的重要管理机制。但是由于高管的作为很难被评判,企业就需要一个可观测的指标来观察高管的投入。这样,在高管激励契约中的两大业绩指标业绩基础及业绩指标,市场业绩基础和会计业绩基础是两种执行绩效衡量的机制,但两者都各有优缺点,前者由于盈余管理等问题难以客观全面地反映高管业绩,而后者基于市场有效性弱等问题可能会扭高管业绩。在我国,由于证券市场发展不充分、我国公司所有权等因素特点,主要以会计为基础的绩效为主要手段来激励高管。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方案

通过借鉴有关上市公司国企高管薪酬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本文试图从各类不同文献的结论中,对我国企业的业绩考核与会计和市场的结合做一个新的思考。

研究方法:主要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首先对会计业绩考核和市场业绩考核分别进行理论分析,接着通过实证研究分析当今企业高管薪酬需要进行新的突破。

本文主要框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工作计划

论文具体写作步骤:

1查阅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业绩考核的方式等相关的资料;进行文献的阅读及整理,写出文献综述;

2根据文献理论回顾,进行理论分析,初步建立分析框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