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就我国目前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研究现状,研究的意义在于:(1)提升企业的社会责任水平是时代的需要企业管理正在从全面质量管理、环境管理走向社会责任管理,道德标准正日益成为保持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
社会责任已经成了一种可降低环境风险、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新的资源。
所以,研究如何提升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水平是时代的需要。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为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过程中的驱动因素主要有哪些,用过问卷或其他信息收集手段,将其整合归纳,并对所收集到的驱动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建立模型的方式为企业在宏观上更好的把握自身在履行社会责任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因素,变被动为主动,至少在宏观上给企业主动履行社会责任提供更好的帮助。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与写作提纲:1、对于企业社会责任全面而细致的分析。
2、对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过程中相关驱动因素的收集方式、合理性的论证以及实际操作。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从1924年英国学者Oliver Sheldon在其著作《管理哲学》中最早提出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CSR)概念以来,企业社会责任已成为国内外学术界和企业界的研究重点和热点。
在理论研究方面,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视角涉及经济学、伦理学、社会学、法学和政治学等多个领域(禹海慧,曾鹃,2010),形成的一些理论和模型已经比较成熟。
史蒂芬#183;罗宾斯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超过法律和经济要求的,企业为谋求对社会有利的长远目标所承担的责任;哈罗德#183;孔茨等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认真地考虑公司的一举一动对社会的影响;Carroll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活动应该分为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等四个抽象的范畴。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研究计划:1、2022年12月:完成开题报告2、2022年3月:提交论文初稿3、2022年4月:完成中期审查报告5、2022年5月:完成论文修改与定稿
5. 参考文献
[1]禹海慧,曾鹃. 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综述[J]. 改革与战略,2010,03:174-178.[2]Carroll, A. B., 1979, A three_dimensional conceptual model of 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in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4),pp.497~505.[3]Modic Stanley J. Movers and Shakers[J]. Industry Week,1988, (1)[4]黎友焕,龚成威. 国内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新进展[J].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1-15.[5]章辉美,李绍元.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与实践[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5:94-102.[6]郑琴琴,李志强. 专业服务业外国直接投资的全球发展格局研究及启示[J].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6,03:72-75.[7]李碧珍. 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现状、根源、对策--以构建和谐社会为视角的解读[J]. 企业经济,2006,06:12-15.[8]文炳洲. 社会责任、核心价值与企业国际竞争力[J]. 经济问题,2006,08:44-45.[9]张彩玲. 西方企业社会责任的演变及启示[J]. 经济纵横,2007,10:63-65.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