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所有制改革下公司治理若干问题的探讨开题报告

 2022-09-01 18:08:55

全文总字数:1772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改革的深化,企业内部和社会间的利益关系逐渐复杂和多样化,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下,如何协调不同利益主体间的利益关系使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和谐,是党和国家在改革中面临的重大问题和挑战。

针对问题和挑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准确界定不同国有企业的功能,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并指出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

自混合所有制改革提出后,我国大部分的国有企业都已经建立起了新三会的公司治理结构,但原有的老三会并没有完全消失,国有资本依然占有绝对控股地位,受行政关系的影响,所有者缺位、内部人控制等公司治理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仍旧是制约国企发展的主要因素。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有效的公司治理是现代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而在国民经济中,国有企业是基石和重要力量,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有效与否关系到我国经济能否健康发展。

眼下我们国家正是在经济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升级的关键阶段,深化国企改革和国企治理就成为政府工作的重点。

在这样的形势下,党在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指出国有企业应该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通过公有资本与非公有资本的混合,促进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优化,提高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国内研究现状:邱霞(2014)认为混合所有制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绝不仅仅是产权的简单混合,更主要的是治理机制的规范;其中,产权制度改革是基础要件,只要完善健全了企业的治理结构,就能够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产权制度。

任晶惠(2015)认为引入民资后,国有企业减轻了债务压力,可以轻装上阵,加快转型发展;而民营企业获得了优质的资源,可以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灵活的经营方式实现更高的发展。

朱珍(2016)认为随着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深化,其将通过影响应交利润、股利股息、产权转让收入等来影响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收入结构而使后者与前者总体呈正向相关关系,要通过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引进民营战略投资者;慎重减持有国有股份;完善派息制度与应交利润比例制度,公平公正地转让国有资产等综合性的制度安排来予以保证。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不低于12篇)

第一阶段:2017.10.0111.10 确定选题、收集资料。第二阶段:2017.11.1111.30 撰写并完成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第三阶段:2017.12.012018.03.18 完成论文初稿,进行中期检查。第四阶段:2018.03.1904.30,完成论文修改、定稿、外文文献翻译工作。第五阶段:2018.05.0105.20 重复率检查,准备论文答辩。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