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AOB审计质量指数研究的进展与启示开题报告

 2022-07-13 13:18:35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近些年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低下,出现了许多审计失败案例,国内如著名的#8220;银广夏事件#8221;,以及科隆电器、绿大地等。这使得审计报告使用者对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产生了怀疑。美国自安然事件、施乐公司舞弊案之后出台了Sarbanes一0xley法案、审计第五号准则等,近两年,继IAASB、FRC之后,PCAOB研究讨论了审计质量评价框架体制,并希望以此更规范的评价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

目前审计质量没有合理准确的评价机制,事务所内部无法针对审计质量做出详细完善的执行体系,导致投资者无法准确评价审计质量,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的评价缺乏理论指导。审计质量指数的制定利于提高审计质量,可以从源头上保证审计质量,预防审计失败;可以帮助投资者更为准确全面地评价审计质量,有利于促进审计人员与管理层的有效沟通;可以使会计师事务所更好地完善其审计质量,并提高预防审计失败的能力。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主要研究PCAOB发布的审计质量指数的进展情况,同时对其在国内的应用的可能性进行探索。

首先,对PCAOB发布的第五号审计准则中的审计质量指数进行研究,探讨其发布的意义、评价机制的合理性、近些年来在国外的发展状况及应用情况。然后,指出近些年来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由于审计质量低而出现的许多审计失败的案例,说明审计质量指数在国内应用的必要性,并对其在国内的应用环境进行考察和分析。最后,针对以上分析的情况,分析PCAOB指定的审计质量指数在国内发展的可能性,建立健全中国的审计质量评价框架。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De Angelo(1981)定义审计质量为审计人员发现被审计对象在会计制度上违规,然后公开揭露这种违规行为的联合概率,该定义认为审计质量取决于两个基本因素,即审计师的能力和独立性。关于审计质量指数,Defond Mark L(1992)提出由于审计质量本身难以量化,要想进行审计质量评价只用单一的指标是远远不够的,将众多学者研究中使用的指标结合起来能够更好地衡量审计质量,即建立审计质量框架。Krishnan(2004)认为,财务报告由较强专业胜任能力的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会更加可信稳健。

国内有关审计质量指数的相关文献相对较少。张龙平(1994)认为,审计质量的重点是审计工作在多大程度上增加了会计报表的可信性,具体表现为审计人员和审计过程的质量,最后反映为审计报告的质量。顾署生、张其镇(2005)认为,审计质量低下的原因主要包括审计主体、审计客户和外部环境三个方面。孙坚(2008)认为,应当从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控制着手,来实现对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的控制。可以通过规范审计程序强化会计师事务所自身管理和加强社会监管来提高审计质量。王英姿(2001)认为事务所的规模、行业专长水平、信息是否有效沟通、业务培训情况、事务所执业人员的综合素质高低等影响会计师事务所总体执业质量。

尽管关于审计质量指数国内外研究内容并不全面,但国际上已开始陆续建立审计质量评价框架,从各方面、多层次的角度来衡量审计质量,因此,PCAOB的审计质量指数的研究是有重大意义并值得深入研究的;同时,我国也应顺应国际潮流,借鉴并发展中国的审计质量评价机制。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2014-11-16-2014-11-25

确定论文选题,初步阅读相关资料,了解选题内容,确定写作计划。

第二阶段:2014-11-25-2015-01-08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De AngeIo,L.Auditor size and audit quality[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1981 (3)

[2]孙坚.提高会计事务所审计质最的探讨[J].中国外资,2008(6)

[3]顾署生,张其镇.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低下的原因与对策[J].企业经济,2005(11)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