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风险管理的国际经验及借鉴开题报告

 2023-02-01 08:48:27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税收风险管理是指国家及其执法主体通过运用风险管理的技术方法,防范与化解税收风险,以期获得最大安全保障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总称。实施税收风险管理,有利于保证税收的安全稳定、降低征管成本、提高纳税遵从度、提高征管效率、促进社会公平、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另外,税收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帮助税务机关找到管理资源配置策略和遵从目标最大化之间的最佳结合点。

2、税收风险管理是我国税收征管改革的新生事物,理论和实践的探索都处于起步阶段。由于征管理念、经济环境、法律制度、社会信用体系发展及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程度的不同,我国在组织体系保障、立法保障建设、基础数据质量、风险分析监控及应用技术开发等方面还有很多问题亟待积极探索、有效突破。

3、因此,进一步开拓视野,借鉴国外先进的税收风险管理理念和方法,结合我国税制和征管实际,探索出有效推进和实施我国税收风险管理的策略与方法,对我们进一步深化税收管理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全面推进税收管理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概括我国在税收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发展和存在的问题,以及通过比较各国具体的税收风险管理经验,归纳分析出国外税收风险管理所蕴涵的先进理念与方法,提出完善我国税收风险管理机制的建议,努力走出符合本国国情的税收风险管理之路。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能够较全面地分析我国税收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税收风险管理是我国税收征管改革的新生事物,理论和实践的探索都还处于起步阶段,但近几年有了较快的发展,也有了不少税收风险管理理论和实务研究的文章。从相关资料来看,对税收风险管理总体上形成了许多共识,但在其主体、范围、内容、重点等方面的阐述和理解上还存在一些差异。

比如,在税收管理风险的范畴上,李晓曼(2013)认为,税收风险管理是以防范和控制纳税人对税法不遵从所产生的税收流失风险为主,同时也包含防范和控制税务机关内部税务廉政的执法风险;胡云松(2010)则将税收风险管理与税务部门全面风险管理区分开来,认为税收风险管理是针对税款流失而言的,因而将税制风险、 税收执法风险、税收廉政风险等排除在税收风险之外。

税收风险管理流程环节的选取上也同样存在差异。张爱球(2009)概括为五个环节:风险管理战略规划、风险识别评定、风险等级排序、 风险应对处理、 风险管理绩效评价;胡云松(2010)选取了三个环节:风险识别、风险评定、风险应对;洪连埔(2011)则倾向于四个环节:税收风险识别、税收风险评估、税收风险控制与税收风险管理效果评价。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研究计划:主要通过各种专业期刊文献和网络信息收集国内外研究概况,总结国际上税收风险管理的先进理念和经验,结合我国税制和征管实际,探索出有效推进和实施我国税收风险管理的策略与方法。

撰写方案:见附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张爱球. OECD 的税收风险管理理论与实践[J]. 中国税务, 2009 (11): 18-20.

[2] 郑华. 税收风险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 吉林大学, 2015.

[3] 洪连埔. 浅谈税收风险管理机制的构建[J]. 涉外税务, 2011 (3): 66-70.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