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计量属性的比较与应用问题开题报告

 2022-07-13 13:20:06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会计计量是财务会计的核心内容,它贯穿于财务会计过程的始终,是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而会计计量属性是会计计量模式的基础,直接关系到会计计量模式的运行效率。会计计量是以货币计量单位实施的价值计量,这就决定了会计计量属性必须是计量客体能够用货币单位测定或计量的方面。随着会计和经济的发展,会计计量的内容日益丰富,范围逐渐扩大,会计计量的技术逐渐完善、发展和提高,会计计量的作用在会计信息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要探索会计理论发展规律,把握当代会计发展方向,研究会计理论和方法,就离不开研究会计计量和会计计量属性,因此研究会计计量属性具有重要意义。五种会计计量属性各有千秋,单纯地选择一种计量属性对于整个会计工作而言都不可能永远体现其连续。系统、全面计量特征,也不可能始终使会计信息正如原则要求的那样准确、真实、相关等。尽管会计准则把历史成本视为基本计量属性,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创新,报表使用者对会计报表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历史成本计量下提供的可靠性较强而相关性较弱的信息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要。这时,选择其他属性十分必要,也是现实要求的体现。因此在实践中,我们应根据具体的会计环境和经济环境,分析各种影响因素,选择最能反映经济实质的计量属性。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新会计准则规定:#8220;企业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计量属性进行计量, 确定其金额。会计计量属性主要包括: 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8221;这就告诉我们,会计计量属性是可以选择的。本文就这一问题计划从以下四个方面论述:一、会计计量属性理论:会计计量的含义,会计计量属性的类型及定义二、将五种会计计量属性进行比较三、会计计量属性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四、科学合理的选择和运用会计计量属性的对策建议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日本会计学家井尻雄士(Yuri Iriji)教授在1979年出版的专著《会计计量理论》中对会计计量问题作了较系统的研究。他认为,#8220;会计计量是会计系统的核心职能#8221;。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西方实证和规范会计研究者都开始认真研究现值会计问题,并均已取得重大突破。在实证会计研究方面,90年代兴起的、以资本市场不那么有效为前提的计量观发现:会计计量在股票计价和企业定价中有明确和重要的作用。 在我国会计学家葛家澍教授认为:#8220;计量,是指在财务会计中对会计对象的内在数量关系加以衡量、计算并予以确认,使其转换为可以用货币表现的信息#8221;。我国会计学界的不少有识之士一直在倡导顺应国际会计和经济发展大趋势,在我国会计中积极稳妥地采用现值和公允价值。 2006年年初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修改后的新准则在内容上发生了许多变化,特别是增加了会计计量属性的内容,新准则第九章第四十一、四十二条规定:企业在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帐并且列报于会计报表及其附注时,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计量属性进行计量,确定其金额。这一新内容的增加,改变了过去对会计要素始终以单一历史成本作为计价依据的局面,会计要素将由单一会计计量属性模式过渡到多种会计计量属性模式。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2月:在前期搜集并阅读资料的基础上写出开题报告;2.2022年1月:广泛搜集与选题有关的文献资料,仔细研读,了解国内外与选题相关研究现状、成果、观点,为撰写论文找准切入点,理清思路并写出论文提纲;3.2022年2-3月:完成初稿,重点解决写作中遇到的问题和难题。4.2022年4月20日前:修改论文,提交外文文献翻译资料。配合老师进行论文写作的中期检查;5.2022年4月20日--5月10日:反复修改定稿,准备答辩。

5. 参考文献

[1]黄伟. 新会计准则下会计计量属性的特点和选择[J].金融经济,2010(24):136-137 [2]张顺等. 会计计量模式的探讨 [J].时代金融,2014(07):232-242 [3]喻喜.浅析新会计准则下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与运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4(07):210 [4]周慧欣.浅析财务会计计量模式的选择[J].新经济,2014(29):110 [5]李平等.浅析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J].商业会计,2014(17):88-89 [6]王磊.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与应用[J].现代会计,2012(2):9-11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