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沟通的双刃剑效应研究开题报告

 2022-08-05 09:48:59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和员工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对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企业改变把目标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理念,强调要在生产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强调对环境、消费者和社会的贡献。企业已经意识到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一方面积极响应相应政策,希望公众积极参与;另一方面,又担心公众产生相关质疑,处于两难境地。所以,为使企业能够有效进行沟通,希望能通过阅读研究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负面效果产生的原因,产生结果,解决CSR沟通的问题。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不仅可以提升企业形象,而且可以增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让利益相关者了解、感知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企业需要通过一定的沟通渠道宣传自己的企业社会责任。当下,信息沟通形式多种多样,信息的范围很广,积极的沟通会带来正面效果,而有时也会遭到消费者的质疑等负面口碑的传播,甚至企业利用伪善行为,修复自己的丑闻形象。所以本文研究的是如何提高企业社会责任的积极效果,减少信息沟通带来的负面效果,是企业提高信息沟通的效果和效率,加强消费者感知与识别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实现企业、利益相关者和整个社会的共赢。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陈艺妮等认为企业社会责任能够产生“晕轮效应”给顾客带来多重收益,因此向利益相关者宣传、沟通企业社会责任非常重要。

黄蕾、李映辉阐释了不同企业社会责任的沟通策略形成背景与执行差异,使有效的企业社会责任沟通能够满足利益相关者的需求

朱翊敏的研究发现,信息陈述顺序对消费者响应也有显著影响,当企业将产品信息放在慈善信息前面时,消费者对待信息的态度更积极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年11月12日——2022年11月29日,阅读文献,完成开题报告

2022年12月-2022年1月,提炼、总结文献观点,完成文献综述

2022年2月——3月13日,阅读并查阅文献,完成初稿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陈艺妮,田敏,闫文娟,马军平.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沟通的研究综述与展望[J].管理现代化,2019,39(05):121-124.

[2]陈艺妮,李纯青,王楠.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涟漪效应——基于成长集团的案例分析[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18,11(06):548-564.

[3]朱翊敏.慈善营销广告中信息陈述方式与顺序对消费者响应的影响[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4(04):49-58 66.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