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并购基金最早诞生于 20 世纪的美国,起源于私募股权基金,是专门定位于企业并购重组方向的一类基金。在我国市场,并购基金发展暂时还不成熟,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新募基金比例仍然比较低,而且随着并购基金在我国的发展,逐渐产生出我国并购基金的特色,和传统并购基金相比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对此进行摸索和探究。通过调研我国并购市场和并购基金的发展情况,了解我国产业并购基金存在的目的、现有的特征,结合多个案例,判断在企业正产业化发展、资本运作的步伐不断加快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产业并购基金是否能真正地提升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创造并购价值、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并探索企业并购基金过程中存在的阻碍问题,并结合我国现有的政治经济等环境提出自己的看法与建议。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首先,进行企业并购基金的背景介绍,通过总结分析爱尔眼科、大康牧业等多家企业并购基金使用案例,调查了解近几年并购基金的发展趋势和状况,结合目前我国对此类基金发展的优势劣势状况进行较全方面的分析。
其次,选取两家上市公司的并购基金——鱼跃医疗、苏宁云商(暂定)分成两部分有主次之分的进行分析。通过对医疗器械行业、零售行业了解,查找该行业中其他可能存在的企业并购基金使用案例,将两者进行对比,若无,将对比类似经营规模的企业之间的案例。通过详细查找资料,探寻鱼跃医疗投资、苏宁云商投资的并购基金的使用情况,以及通过使用并购基金的案例来分析该基金对自己的利润等方面的影响。
最后,在思考和分析我国企业并购基金使用的现状,从多方面阐述设立企业并购基金对上市公司的绩效的影响,总结概括出通过前文案例分析得到的启示,并提出自己对该类基金使用等方面的看法与建议。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并购基金最先出现在 20 世纪中期的美国,美国兴起的第三次还处于初期探索阶段,但在美国第四次并购浪潮中,KKR和黑马等多家机构使用以收购控制权为主的并购基金取得成功,使得金融杠杆得到普遍利用。Jensen(1989)通过研究发现,并购基金参与的杠杆收购可以帮助解决并购企业经营现金流量过多的难题,帮助改善成熟企业在可持续发展中遭遇的发展。Szewezyk和Varma (1991)认为立并购基金可提前介入标的企业,对要收购标的有比较全面深入地了解,从而可减少因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收购风险和被收购企业价值被高估等财务风险。产业基金投资标的企业后,标的企业会被投资者利用其自身专业团队来整合和经营管理,使其价值迅速得到提高,投资者会更加看好该企业的前景和未来业绩。美国的第五次并购浪潮中主要以红杉资本为代表,以强强联合为方向的产业并购基金为主要方法,促进了高新衡阳的发展,通过助推行业变革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美国的第六次并购浪潮主要以跨境跨界跨业并购为主要特征,除08年金融危机影响外,其通过全球布局,促进了全球化与一体化的进程。Chung(2007)认为,并购基金完成并购后,基金管理人能有效整合标的企业、达到提升其业绩。Ried(2014)指出如何选择标的公司是整个并购活动中存在的最大难题,选择标的公司的风险贯穿在整个并购投资的过程中。
国内研究:我国第一只并购基金于2003年由弘毅投资成立,其投资的主要标的是新兴行业中的成长型企业和成熟行业中的成熟企业。我国产业并购基金起步虽晚于其他国家,但发展速度迅猛,伴随着我国国内学者对产业并购基金多个方面都有研究。就并购基金的分类情况而言,金玮(2013)将广义的私募股权基金分为风险投资基金、产业基金和并购基金等,而董银霞(2013)指出我国并购基金主要分为控股型和参股型,前者是国际主流模式,最大特点是需要获得标的企业的控制权。2012年,栾培强认为并购基金的参与和运作对证券公司并购业务的快速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促进证券公司参与设立并购基金势在必行。事实上的确如此,我国于2015 年并购交易市场规模27730亿较2005年1100亿元增加25倍,充分说明了近十年来我国并购市场规模增速之快。颜永平(2015)将我国并购基金大致分为券商系、上市公司系、PE系。关于我国并购基金运行模式方面的文献非常多,主要反映目前我国并购基金的主流模式是“上市公司 PE”的并购类型,刘晓慧(2015)认为 PE 联合上市公司的并购基金模式是一种创新的并购方式,在资本市场已得到广泛关注,该模式有利于降低并购风险,进而提高资源整合效率,提升公司价值,从而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范硕(2018)通过研究发现,我国并购基金基本上采用的是产业和金融合作的参股型并购基金模式,该模式并购基金形成了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优势互补、实现一定程度上的利益共享和风险互摊。我国并购基金一共分为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为私募股权基金为上市公司提供财务性融资以及增值服务的模式;第二发展阶段为上市公司和私募股权基金共同设立并购基金模式。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2022年11月1日—2022年11月29日,确定选题,撰写开题报告。
第二阶段:2022年11月30日—2022年 2月29日,阅读大量资料,列出论文大纲,完成论文初稿。
第三阶段:2022年3月1日—2022年3月13日,准备中期检查资料,接受论文中期检查,报告论文进度,重点解决疑难问题。
5. 参考文献
[1] 颉茂华,王崴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会计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现状分析与政策建议——基于教师、学生与用人单位三维的问卷调查[J].现代教育科学,2012(03):36-43 51.
[2] 程高艳. 爱尔眼科产业基金并购案例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
[3] 马优米. 中国并购基金发展问题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8.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