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开启跨国经营业务,跨国跨地区经营的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其分支机构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增加了企业内部管理的难度和成本,财务风险也在不断的上升,随着市场竞争的越来越激烈,企业迫切需要寻找到一条降低成本,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道路,对于企业集团的财务工作而言。就需要建立更适应跨国跨地区经营并能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财务工作方式。,减低运营成本,抵御财务风险。在此背景下,开始实施新的管理模式,即财务共享服务,通过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来提高服务的质量进而发挥规模优势,对企业集团财务共享问题进行研究,有利于让企业的管理者和相关者提高对财务共享这一新型模式的认知水平,从而形成系统的理论认识,为计划在未来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中国企业提供帮助,并能在提升服务水平和财务管理效率方法上带来一些新的启示,目前我国越来越多的公司正开始利用共享服务来踏上新的财务管理之路。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目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企业集团为了降低财务管理成本,提高财务管理效率,需要改变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向国外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财务共享中心,对财务共享中心目前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与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相比财务共享中心具有哪些优势,目前我国的财务共享中心存在哪些问题,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提高企业财务共享服务的措施等方面进行研究,在对我国现有的财务中心研究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推动我国财务共享中心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写作纲领:一、摘要
二、财务共享中心相关概念的论述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现状:(一)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概念Robert Gunn等人于1993年首次提出共享服务概念,他们认为共享服务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方式,使得企业能够减少管理层级进行分散化管理,从而取得优势。关于共享服务的概念,目前Bergeron Bryan对共享服务的定义广受学界认可。Bergeron Bryan(2004)在《共享服务精要》一书中表明共享服务下企业拥有一个高效、节省、有特定的组织架构,作为一个拥有自己管理机构的独立,不仅为内部也能为外部客户提供服务,还可以参与市场竞争。
国内研究现状:相比国外,国内对共享服务中心的研究较晚,多数集中在对财务共享方的定义方面,对共享服务的定义也是建立在财务运用的基础上。刘汉进(2006)指出共享服务使得企业的组织架构进行革新,从一定程度上阻止组织失灵,并且能够体现企业集团组织结构的市场化机制。共享服务通过将企业以及市场的优势进行组合,优化企业运营方式,节约管理成本,企业的效率增加从而能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陈虎和董皓(2009)觉得共享服务包含了财务共享服务,其中又体现了人力、客户服务、信息技术、法律支持、后勤保障等多重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在大多企业由单一转变为多元化、跨国家地域生产经营的背景下,共享服务使得单一价值链转变为一个完整的企业价值网,能够兼顾成本效益原则,在全球范围内为企业提供最佳的资源配置方案.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年10月20日到2022年11月1日 查找相关资料,完成选题。
2022年11月1日到2022年11月20日,在广泛收集资料并进行仔细阅读的基础上写开题报告
2022年11月1日到2022年1月20日,阅读大量的相关文献,构思论文的大体框架
5. 参考文献
[1] 王余,徐庆,范泳鑫,陈运凤,敬三春,赵春宇.财务共享中心现状及发展研究[J].中国市场,2019(32):189 191.
[2] 张志伟.财务共享中心建设的相关策略研究[J].冶金财会,2018,37(12):29-31.
[3] 赵瑞.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实施的可行性及影响因素分析[J].科技资讯,2018,16(36):128-129.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