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基于新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传统的企业培训方式正面临着各种冲击和挑战,同时这也是机遇和革命。 如何采用最方便快捷高效的的方式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已经成为企业战略发展的关键和企业培训的重要研究方向。从全球来看,企业培训借助新技术正表现出丰富多彩的形式,e-Learning即是最绚烂和耀眼的一个。
基于e-learning的企业培训,可以减少企业培训成本,保证在线学习无限畅游,最终在线创建学习型企业。从登陆中国到逐渐被企业认可--逐渐实践--反思--再实践,e-Learning的发展虽已有时日,但在当前E-larning企业培训中,存在学习者之间缺少真实的情感交流、平台实践功能薄弱,缺乏相应的奖励机制等。总体而言,它在中国还是处于从'青铜时代'向'黑铁时代'过渡的阶段。因此需要在今后的培训中树立人力资源第一的理念,建立完善课程体系,发展内部讲师,创新培训方法,助力企业发展。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通过对具体实践的观察和分析,我们更能看到国内外企业的差距。例如思科--这家网络世界的天才公司,早已经把e-Learning完美地从企业自身运用到销售渠道、终端客户以及从事网络行业的技术人员,甚至是未来潜在的客户--那些还在大学里的大学生们身上。思科在全球建立了2500多家网络在线大学,其中包括了在中国的数百家思科网络学院,这些在线大学每年给思科培训了成千上万的学员。思科每年推出的各种网络产品,在带给学员网络技术的同时,也通过这种方式培养着自己的潜在客户。2006年,蓝色巨人IBM买下了12个小岛。在岛上建立了名为I、B、M三个大会堂,董事长兼CEO彭明盛(Sam Palmisano)定期为遍布全球的员工发表演讲,各种主题的员工培训也在其中按计划进行。而在周边的办公室和海滩上,员工间的非正式沟通也进一步巩固着培训成果。但在世界地图上,'IBM群岛'永远也无法找到,因为它们只存在于互联网。在这个名为Second Life的网上世界,已经有许多像IBM一样的公司通过组织虚拟社会中的各种技能培训活动来提升员工能力,让全球雇员在此交流、分享、提高。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国内e-Learning应用较早的行业,包括政府、银行、保险、电信等,虽然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人力,但因为所应用的单位多为国有企业,所以在实际应用中还是存在诸多问题。如:重形象、轻实效;重硬件、轻软件;重统计、轻结果。许多单位建设e-Learning项目只是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在领导面前汇报成绩,投资多大、多少人上线学、学了多长时间,有多少门课程等等,却没有多少人在真正关心课程内容建设、培训体系建设、培训手段方法建设,以及培训效果评估。因此,在学员中,网络培训并没有起到多大效果,甚至还有学员利用网络视频课程的弱点,采用挂在网上累计学时的做法,蒙混统计数据。所有这些造成了国内e-Learning应用乏善可陈的局面。而这些'前车之鉴',反过来又使许多企业尝试e-Learning的信心受阻,阻碍了整个行业的发展。
《培训》杂志专栏作者、上海汇旌连云驰先生认为,e-Learning作为企业培训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国内表现不佳,问题不只是出在供应商、企业、学员哪一方,而是供需学三方的缺位与失位,只有将三者放在一个生态圈内去系统思考,才能有一个完整认识。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美国企业培训市场,风风火火的e-Learning企业也曾经历过一段跌宕起伏。1997年,由于对其前景的无限乐观,e-Learning获得许多风投的支持,得以高速发展。然而2000年的经济下滑,许多从事e-Learning的供应商因缺乏经营业绩支撑,无法实现预定收益,风险投资不见踪影,而不得不关门大吉。e-Learning在短暂的'井喷'后,突然遭遇寒冰。至2002年,网络行业泡沫破灭,e-Learning跌入谷底。之后,经过一轮大浪淘沙,e-Learning开始逐渐反弹,到2004年,e-Learning方式占所有培训方式的比例达到16.8%(而在2000年以前,这个比例还不足5%),2005年则高达到24%。根据美国专业咨询机构Bersin amp; Associates的最新统计,2006年,在万人以上的机构中,有36%的培训是通过e-Learning方式进行的。e-Learning已经占美国企业教育培训市场的三分之一,达到数百亿美元的市场规模。
而在中国企业培训市场,根据易观国际推出的《中国网络教育市场监测》显示,网络教育市场2005年底全年市场规模为116.1亿元,其中网络基础教育市场规模为15.8亿,网络学历教育市场规模为85亿元,网络职业认证培训市场约14个亿,企业e-Learning市场规模1.3亿元。另外,来自艾瑞咨询(iResearch)统计数据显示, 虽然2006年中国网络教育的规模达到创纪录的202亿元,网络学历教育市场规模8成以上,但企业e-Learning市场仍只占1%的比重,所占比重最小。
数百亿美元的市场规模与一、二亿人民币的市场规模,其中的差距不言而喻。中美两个市场的反差,折射出中外企业在网络e-Learning应用上重视程度的差距。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序号 | 主要工作内容 | 起止时间 |
1 | 选题 | 2022年11月-12月31日 |
2 | 开题报告 | 2022年1月15日前 |
3 | 完善计划,开展研究 | 2022年2月-3月 |
4 | 分析对比,拟定初稿 | 2022年3月 |
5 | 提交论文,指导老师审批,反复修改 | 2022年4月 |
6 | 再次修改,正是提交论文 | 2022年5月 |
7 | 论文答辩 | 2022年6月 |
5. 参考文献
[1]余胜泉,程罡.e-Learning新解:网络教学范式的转换[J].远程教育杂志.2009-06-10
[2]杨彦军,郭绍青.E-Learning学习资源的交互设计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01-25
[3]郝兴伟.基于知识本体的E-learning系统研究[D].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07-07-15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