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水分稻谷在储藏过程中微生物变化规律的研究开题报告

 2022-07-13 16:06:27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稻谷是全球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它占世界1/3左右的谷物产量,全世界约有近1/5人口的以稻谷作为主要食物。我国有#8220;稻米王国#8221;之称,稻谷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

稻谷在储藏过程中,品质不可避免的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劣变,美国谷物作家协会对稻谷的陈化做了定义:稻谷储藏作为从收割到消费之间一个必需的过程,其所储藏的时间和所储藏的环境,通常是不可预知的。稻谷在储藏期间会发生品质下降的现象,它的物理、化学特性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这种变化叫陈化,这种变化的过程叫陈化作用。稻谷在储藏期间,质量指标、品质指标、新鲜度指标等都会发生变化。其中质量指标包括岀糙率和整精米率;品质指标包括色泽、气味、脂肪酸值、品尝评分值;品质指标包括发芽率、α-淀粉酶等。我国是稻谷生产大国,且习惯于储藏稻谷。在稻谷储藏过程中,它作为一个有生命的活体,要进行不可避免地缓慢的新陈代谢,同时还受储藏条件及微生物的影响,势必稻谷内部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继而品质发生劣变,甚至使其食用价值丧失。因此稻谷的安全储藏,对于稳定我国粮食市场和确保粮食安全有着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不同水分含量的稻谷模拟储藏;在储藏过程微生物的变化规律。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稻谷微生物区系与水分的关系。

写作提纲:前言;材料与方法;结果与讨论;结论;参考文献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从 1953 年,Scott 发现相对湿度对微生物的生长速率有影响开始,陆续提出了#8220;水分活度#8221;的概念。并对水分活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得出食品的储藏稳定性与水分活度的关系。由于水分度概念的提出,为食品工业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有大量的应用水分活度概念指导食生产的成功例子,Labuza在 1970 年提出了食品储藏稳定性与水分活度关系,大多数细菌在水分活度gt;0.91 时,大多数霉菌在水分活度gt;0.8 时,真菌水分活度在gt;0.70 时可正常生长。随着进一步研究 Griffith 等就指出一定的含水量能抑制酶活力和油脂的氧化作用。水分活度既能揭示微生物繁殖对水分的利用程度和谷物质量变化,又能反映谷物中水分存在状况。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年 1、10月26日-11月30日完成论文选题

2、12月1号-12月30日完成论文的开题报告

2022年 3、2月25日-4月15日完成英文文献翻译、模拟储藏、4批样品的测试和中期检查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翟宝峰,郭宏林,许会. 粮食水分检测技术的综合分析及发展概况[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2001, 23(5): 413~416

[2]姜玉侠. 浅谈粮食水分含量对储藏的影响[J] . 商业研究, 2000 (4) : 25~26

[3]束旭强. 粮食储藏期间水分变化的探讨. 粮油仓储科技通讯.2004(5): 52~54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