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近几十年来,石油工业迅速发展,大量的塑料新品种顺势而生,塑料质轻、防水、耐腐蚀、强度大等优良的综合性能使其广为使用。然而,大量废弃的塑料制品因为其不可降解性而带来的#8220;白色污染#8221;给人们以极大的困扰[1] 。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加剧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开发研究可生物降解材料的研究已成为热门课题,淀粉是一种可生物降解、来源丰富且价格低廉的再生资源[2-3] ,聚乙烯醇(PVA)也是可生物降解人工合成高聚物,具有极好的透明度和光泽性、较大的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良好的耐油性能、极好的气体阻隔性、热合性与粘接好,且透湿性大,在一定条件下具有水溶性和降解性[4] 。如何将这两种材料通过合适的配比,找到一种兼具环保和使用性能的新型材料无疑是造福社会的一件大事,对于我们来说是极具挑战性的一个研究课题。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该课题研究的是LRD添加量对硬脂酸淀粉酯-聚乙烯醇薄膜特性的影响,在绿色溶剂离子液体中合成硬脂酸淀粉酯,以此为基料合成薄膜,扩大淀粉在薄膜中的应用范围,作为一种有希望替代塑料产品的新型材料,需要进行基本的抗拉伸性,透湿性的测试来检验成膜是否有潜力作为塑料的替代产品。既可以满足环保降解的要求,同时兼具塑料产品的优点。
研究在控制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调整LRD的加入量,照此做出来的LRD含量不同的硬脂酸淀粉酯-聚乙烯醇薄膜,所做出来的淀粉薄膜,一部分进行常规的切分(80cm*20cm)来进行抗拉伸性能的测试,还有一部分进行透湿性能的测试(圆形),以恒温恒湿箱进行控温和控湿。
课题的关键是要找到在其他的条件控制不变时,改变加入LRD的量。首先,称量的准确性,不同梯度LRD量的准确。第二,糊化和在将经过糊化的大米淀粉的酶溶液进行灭活时要注意水量的蒸发,保持不同浓度梯度的一致性。第三,在将样品转移到反应器中时,注意各种药品的损失,要尽量将损失降低到最少,增强实验的准确性。第四,反应完成倒膜时要注意统一量,尽量将偏差减小,晾膜时注意保持水平,保证膜的厚度的均一性。第五,在膜制成之后要妥善保存,避免膜的干裂,在手工切割时要注意筛选,保证实验的稳定性。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因为淀粉薄膜在环保上的巨大潜能,国内外已有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对淀粉/PVA共混塑料进行专项生物降解实验和田间试验,均证明其能在3-6个月后完全降解[5-6]。例如意大利Novamont公司开发的#8220;Mater-Bi#8221;是以改性淀粉和改性聚乙烯醇制备的生物降解塑料,那海宁等研究了高淀粉填充量的淀粉/聚乙烯醇完全生物降解塑料薄膜。高温处理可以使淀粉因吸热而发生部分基团或支链位置不可逆的改变,从而导致分子内部结晶结构被彻底破坏,使淀粉具有热塑性。但是关于高温处理玉米淀粉制备S/P可生物降解塑料薄膜,国内的报道还较少。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第一阶段:设计实验,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出初步的实验步骤,准备好实验仪器和实验药品相关器具。2.第二阶段:开展预实验,在实验步骤的指导下首先开始进行预实验,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有疑惑的地方及时向老师和研究生师兄师姐们请教。3.第三阶段:正式实验,在预实验调优的基础上正式进行实验,初步做出成品的硬脂酸淀粉酯-聚乙烯醇薄膜,再进行其抗拉伸性,透湿性及其他性能的测定。4.第四阶段:得出初步结论,对实验中得到的初步结果及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合老师的指导,得出最适的LRD添加量。5.第四阶段:回顾实验,搜集论文素材,查阅参考文献,具体处理试验中的数据及结论,准备撰写。6.第五阶段:正式撰写,在准备好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集中撰写。
5. 参考文献
[1]. 林宝凤;王伟;杜予民;李磊.聚乙烯醇对淀粉/壳聚糖草酸盐复合物 及其膜性能的影响[J].塑料科技.2008(06):421-426.[2].王黔平,马雪刚,王永刚,贾翠,黄转红.Al2O3-SiO2-ZrO2-TiO2复合膜 的制备与研究[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2005(03):5P.[3]. 刘燕燕;何宗健.高亲水膜-聚乙烯醇复合膜的研究进展[J].江西化工.2008(01):111-113.[4]. 邹国享;邹新良;瞿金平.淀粉/PVA降解塑料耐水性能的研究[J].塑料科技.2008(02):567-572.[5]. 吴岳.PVA的分子量及醇解度与生物降解性的关系[J].广西纺织科技.2008(04):274-278.[6]. 许立帆;苑会林;李洪飞.PVA淀/粉薄膜挤出吹塑工艺及性能研究[J].塑料.2008(02):110-112.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