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我国加工贸易及其竞争力问题探究开题报告

 2022-10-16 11:51:4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加工贸易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进行对外贸易的新选择。自实施加工贸易政策以来,我国加工贸易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加工贸易不仅优化了我国产品结构,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有助于我国国民经济提升,而且提高了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但是,加工贸易在飞速发展过程中同样出现了许多问题,如加工企业技术水平较低、盈利空间小、所生产商品处于全球价值链的底端、我国传统比较优势逐渐减弱等,尤其是近些年来,许多地方出现了用工荒和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的现象,这些严重阻碍了我国加工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研究我国加工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发展现状,浅析我国加工贸易的优势和劣势所在,制定适用于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战略,有利于进一步优化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减少贸易摩擦,改善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发展循环经济,进一步提高国家竞争力。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关键问题:

1、我国加工贸易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2、我国加工贸易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之处;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加工贸易曾经一度占据我国对外贸易的半壁江山,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之后,加工贸易原有优势逐渐消失,其自身存在的问题逐渐暴露。随着中国进入新常态经济时期,为实现我国经济的健康、平稳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对我国新形势下的加工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进行新一轮评估。

近年来,我国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过去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已经日趋衰微,发达国家纷纷将目光转投向东南亚和南美等新兴的加工贸易国,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加工模式难以为继。同时,比较优势陷阱的提出为发展中国家敲响警钟,如完全按照比较优势生产并出口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从长远来说将阻碍本国产品结构的升级,使发展中国家长期处于国际分工的不利地位。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已经印证了这一理论,加工贸易产品附加值低,长期处于产业价值链低端,对国内相关产业带动力不足等问题十分明显。

王廉正(2013)认为,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加工贸易增值率并没有明显的提高,其值一直在 40%到80% 之间波动,无法与我国整体加工贸易规模的迅猛发展以及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相匹配。目前我国加工贸易产业升级的端倪已经显现,在出口产品结构和产业链延伸方面都取到了显著的进步。我国加工贸易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比已经超过了50%,初步形成了以机电行业为主导,仪器设备为主体的加工贸易出口格局。未来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占比还将进一步提高。从国际需求角度和比较优势角度,我国应大力发展船舶车辆、机械设备这种属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相对技术含量较高的行业。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方案

通过借鉴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本文试图调研发现我国加工贸易行业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升我国加工贸易竞争力的措施。

研究方法:主要通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首先基于钻石模型理论分析我国加工贸易的竞争力,接着用竞争优势指数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实证分析我国加工贸易的竞争力。

本文主要框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工作计划

论文具体写作步骤:

1)查阅中国加工贸易现状、竞争力、及其各行业数据等相关的资料;进行文献的阅读及整理,写出文献综述;

2)根据文献理论回顾,进行理论分析,初步建立分析框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