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影子银行发展现状及其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开题报告

 2022-07-13 15:24:24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影子银行也得到了迅速的扩张,且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日益增加。影子银行已成为我国金融发展中新的风险点,在2012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就明确提出过影子银行已成为中国金融风险的主要问题之一,所以其所潜在的风险不容忽视。随着金融改革不断地深化,影子银行的发展对商业银行以及整个银行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无论是从对金融创新的推动来说,还是从对银行业尤其是商业银行带来的安全冲击,我们都需要关注影子银行风险,对影子银行进行深入的了解,认识影子银行运行机制的弊端,从而更好地推动金融监管体系统一规范。

文章以影子银行的构成、特征以及发展现状的综述为前提,分别从正、反两面具体分析了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包括对传统业务、经营模式、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何完善中国影子银行的对策。

本课题通过对理论知识与实际的结合运用提高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更多实际金融问题,为以后金融相关知识的学习和银行业工作奠定基础。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一、引言

二、文献综述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2008年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作为罪魁祸首的影子银行由此开始得到广泛关注。随着经济发展,我国影子银行也迅速发展起来,其发展速度与影响力都不容小觑。目前,国内对我国影子银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关于中国影子银行内涵的界定以及特征。国内许多学者都对影子银行的定义做出了解释,其中黎有焕(2015)认为我国的影子银行构成以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与民间信贷为主。周有江(2015)则将国内影子银行分为了三大类,即银行机构内部的影子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中的影子银行、非金融机构的影子银行。并从融资方式、金融工具、与传统金融的关系、风险四个角度,提出其主要活动表现为信贷融资,主要是理财产品、委托贷款等少数金融工具,且风险基本在影子银行体系内部传递。陈德铭( 2014)以及裴欣(2013)都是将国内影子银行的构成更佳细化为:商业银行内生的影子银行,非银行业的金融机构,政府批准的非金融机构以及民间借贷以及地下钱庄。这也是较多学者认可的一种分析结果。

二是中国影子银行对金融行业,尤其是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封思贤(2015)主要分析了影子银行与市场利率化的关系,从融资渠道、投资渠道、定价机制、监管突围等方面的创新来促进利率市场化。刘超(2014)依据2002-2012年月度数据,对国内影子银行进行了分析,现阶段我国影子银行系统发展,其风险在很大程度上也仍然是一般的信贷风险,但我们依然要保持对影子银行风险的警惕,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赵蔚(2013)从正反两个方面阐述了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正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商业银行信贷配给。有力地促进了传统商业银行的产品创新、利率市场化等多方面改革。负面影响:阻塞了货币政策的信贷配给传导途径。扰乱了社会融资秩序,影响了金融体系稳定与商业银行信贷体系正常运行,套取其信贷资金,风险必然会波及传统的商业银行。董珊珊(2014)则指出影子银行对传统商业银行的业务结构、总量、经营模式、贷款分流、信用风险管理有着消极的影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研究计划:

1、2022年12月 5日前,进行基础材料的收集。

2、2022年12月18日前,确定论文写作提纲,完成开题报告。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陈德铭. 中国影子银行发展现状及其对商业银行的影响[J]. 科技信息,2014,(06):233-234.

[2]罗恩东,江莹凤. 浅析规范影子银行发展的有效途径[J]. 区域金融研究,2014,(05):38-41.

[3]刘超,马玉洁. 影子银行系统对我国金融发展、金融稳定的影响--基于2002-2012年月度数据的分析[J]. 经济学家,2014,(04):72-80.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