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开题报告

 2022-07-13 15:38:26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全球经济与金融一体化加速了各国资本的国际流动、市场的开放,进一步从微观上改进了全球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但是货币政策实施所依赖的整个金融运行环境的变化从宏观角度上为政府制定整体经济政策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在制定货币政策的过程中,各国政府不仅要考虑到本国国内宏观经济运行状况,还要关注国际资本流动、世界经济波动等外部环境因素。于此同时,国际资本流动和世界经济形式也会对本国货币政策的改变做出反应,进而改变货币政策在国内的作用效果。在当前开放经济条件下,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己不能适应新的金融环境,货币政策目标制的选择需要适应新的变化。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一直面临十分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具体表现为人民币升值压力、对外贸易摩擦加剧、资产价格膨胀等多种矛盾汇聚。

经济对外开放度的提高使得货币政策的作用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扩大了本币和外币的沟通渠道、增加了本外币政策的互动途径,改变了原来封闭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的作用方式、作用渠道和作用效果;另一方面使得货币政策从原来的主要局限在国内的本币政策的方式,转向同时面对本币政策和外币政策协调进行的方式。可见,随着经济开放程度的提高,制约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因素也随之增多,如对外汇市场的干预、资本流动、外汇储备的管理、本外币政策协调等等都会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因此,研究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也就显得非常具有现实意义。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论文要研究的内容是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在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框架下,在广泛收集数据的基础上,特别注重方法的运用与问题的研究相结合,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进行研究。

本论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如下。首先,分析随着经济开放程度的提高,外汇市场的干预、资本流动、外汇储备的管理、本外币政策协调等因素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其次,结合我国的实情,对如何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提出几点意见。

本论文的写作提纲如下: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蒙代尔(1963)和弗莱明(1962)分别对小国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进行了研究,形成了著名的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简称M-F模型)。他们把对外贸易和资本流动引入封闭条件下的IS-LM模型,研究了不同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其研究结论可以概括为:在固定汇率制度和资本完全流动条件下,一国无法实行独立的货币政策,或者说不加以财政政策配合的单独的货币政策基本上是无效的;在浮动汇率制度下,不管资本流动状况如何,一国的货币政策却是有效的。克鲁格曼(1999)提出了#8220;三元悖论#8221;,即固定汇率制度、资本自由流动、保持货币政策独立性是三个不可调和的目标,各国(地区)充其量只能实现这三个目标中的两个。在资本自由流动条件下,一国若选择固定汇率制,则汇率政策和货币政策之间将会产生冲突,维持汇率稳定的政策操作将会使货币政策丧失独立性,进而也就丧失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究结果虽然不同,但却从研究的方法上给出了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研究方法。

胡代光(1997)认为,一个国家实行经济开放政策,这个国家就会更加关注通货膨胀,因为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与通货膨胀密切相关,并且汇率制度对通货膨胀有重要影响。

谢平(2000)的研究认为多个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的矛盾影响了货币政策有效性,货币政策总是在寻找平衡,却牺牲了部分目标。结合当时中国2000年以前的情况,谢平还认为中国货币政策治理通胀效果比紧缩显著。币政策治理通胀效果比紧缩显著。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12.1-2022.12.31,撰写、修改、提交开题报告。

2022.1.19 -2022.1.25,撰写引言。

2022.1.25-2022.2.10, 撰写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各方理论观点,主要是阐述开放经济下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两大理论-'M-F模型#8221;和#8220;三元悖论#8221;。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 陈飞,赵听东,高铁梅.我国货币政策工具变量效应的实证分析[f]金融研究,2002(10).

[2] 陈金霞.美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对我国的启示[J].黑龙江财专学报,2001(5).

[3] 楚尔鸣,喻多娇.中国货币中性与非中性的实证检验.金融发展研究,2009, (3): 26~30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