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风险及监管对策开题报告

 2022-07-13 15:20:16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作为现有金融体系的有益补充,降低了交易成本,满足了客户对支付、理财、小额融资等的需求。

但与此同时,由于业务规模的急剧扩张和金融创新的不断涌现,也暴露出了许多风险隐患。

发展最快的当属第三方支付和P2P平台。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近年来,尽管互联网金融在我国蓬勃发展,但仍处于初级阶段。

由于业务规模急剧扩张、金融创新不断涌现,暴露出了许多风险隐患。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法律缺失的风险。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的互联网金融体系经过长期发展,产品和服务较为完善,而且金融机构自互联网诞生之初就开始了自发的信息化升级,金融的互联网化整体上巩固了传统金融机构的地位。

例如,美国信用卡市场较为成熟,2012年人均持有1.2张信用卡,其方便快捷的特征抑制了第三方支付的发展。

同时,银行业积极推动自主创新,信用卡的移动支付、手机银行等业务在2012年增速分别达到24%和20%,这不但没有冲击银行的地位,反而提高了传统业务的覆盖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一 撰写方案1、阐述研究的目的和意义;2、试图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阐述、分析和比较我国近年来主要使用的几种货币政策工具的效应大小;3、分析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动作现状,找出其发挥的作用与潜在的弊端;4、得出结论;5、政策建议。

二 研究计划进度1、2022年2月--2022年3月完成基础材料的收集,并确定写作提纲2、2022年3月-- 2022年3月19日完成论文初稿3、2022年4月11日--2022年5月6日对论文进行修改,最后定稿打印。

5. 参考文献

[1] 霍学文:关于云金融的思考[J]《经济学动态》,2013,(6).[2] 李文韬: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初探[J]《时代金融》,2014,(2).[3] 于健宁: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J]《人民论坛》,2014,(3).[4] 颜阳:互联网金融 大数据 虚拟运营商创造新的产业机会[J]《中国金融电脑》,2014,(4).[5] 周嫣然: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及其有效监管[J]《福建金融》,2014,(5).[6] 林珍瑶:互联网金融市场发展与安全规制研究[J]《金融经济》,2014,(6).[7] 李刚:#8216;互联网金融#8217;发展现状及安全问题浅析互联网金融和它的安全#8216;心病#8217;[J]《中国信息安全》,2014,(11).[8] 黄震,王兴强:第三方支付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机制构建[J]《南方金融》,2014,(11).[9]王元月: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及其在我国的发展[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2(04). [10]狄卫平:梁洪泽.网络金融研究[J].金融研究,2000(11). [11]尹龙:对我国网络银行发展与监管问题的研究[J].金融研究,2001(01). [12]张爱莉:我国个人网上银行服务质量关键影响因素探析[J].情报杂志,2010(03)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