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JSP的智能评教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开题报告

 2022-08-15 09:24:40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在信息化时代,继续采用纸质教师评教方式将回来带诸多不便,已然不能满足智能办公的理念。而通过一个面向教学质量与教师考评相结合的智能评教系统,能够实行更为有效,简单易行的评教工作。因此,开发一个基于B/S架构的高校评教管理系统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它能实现对整个高校评教过程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无纸化。整个系统使用户操作起来简便快捷,对减轻学生、教师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与管理水平具有很大的使用价值。 与传统的纸本评教做法相比,使用系统进行评教,有这样几个优点:

①突破了原有评教方式的局限,可以相对科学、准确地对教师教学工作进行评估,将评教打分主观性、随意性降低。

②由于问卷设计了不同的指标,可以从各个不同的维度对评教的结果进行分析,提供较为科学与准确的数据,大大增强教学评价的力度。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采用C/S模式相结合的形式构建,使用Java架构为开发环境。按软件工程方法,对系统进行需求分析,逐步给出系统用例图,进行系统的总体设计以及详细设计。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①读取数据库内容,生成评教内容②系统智能判断非法评价结果,提高评教结果的可信度。③对所有参与评教学生以匿名方式提交信息,做到保密。④确保每个学生只对自己任课老师进行教评,提高评教结果可信度。⑤限制同时登录用户上限,减轻服务器压力,保证系统运行安全平稳⑥统计未参与教评的学生。

写作提纲:①介绍智能评教系统的开发背景、开发意义以及开发者的主要工作。②介绍开发过程中所使用的相关技术。③介绍系统需求分析。④介绍系统的总体设计,包括模块设计、系统E-R图等。⑤介绍系统的详细设计。⑥介绍系统的测试结果。⑦总结以及展望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据调查,9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大部分名牌高校均已叫成功地完成了数字校园的建设工作。“数字校园”合格概念最早就由美国克莱门特大学教授凯尼斯格林于1990年提出。1998年美国副总统戈尔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科学中心发表了题为“数字地球:二十一世纪认识地球的方式”的演讲,并由此引出“数字城市”、“数字校园”,“数字图书馆”等概念。在多年实践中,数字校园的理念得到了逐步的完善和扩充。

我国高校的教师教学质量测评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目前为止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采用教师教学有效行为特征作为测评教师教学质量的标准,实践证明有鲜明的导向性,能够有效地帮助教师了解教学情况,促进其教学质量的提高的评教系统。同时,依据测评目的和测评可操作环境选择测评信息来源,充分运用教育与心理测量学和统计学的科学方法以及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对各种信息来源与收集信息的可靠性、准确性和有效性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信息来源编制不同的测评调查表,提高了收集信息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实践表明目前的测评体系和手段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但由于我国高校的教师教学测评的历史不长,目前仍存在许多问题。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①2022年11月20日(本学期第十周)——完成选题工作; ②2022年12月11日前——完成开题工作;

③2022年3月10日前——完成软件设计工作;④2022年3月19日前——完成初稿和中期检查工作; ⑤2022年5月14日前——完成论文修改、重复率检查、定稿、外文文献翻译工作。

5. 参考文献

[1]洪玫,孙克金,李娟,何丹.面向教学持续改进的评教系统设计与实现[J].中国大学教学,2019(10):80-85.

[2]黄玉春,王雪峰.基于MVC模式学生评教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36(07):49-54.

[3]王碧梅.系统设计评价:教师评价新模式[J].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36(04):54-60.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