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通信基站储能的虚拟电厂构建及运行关键技术研究开题报告

 2022-11-22 10:06:14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虚拟电厂是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典型应用,通过虚拟电厂平台可以汇聚大量的用户侧资源,实现对于需求侧资源的充分利用。

近年来,超大城市电力负荷特性恶化,负荷增速高于电量增速,峰谷差增大,同时随着新能源发电大量接入、外来电力比重不断增加,系统调峰困难矛盾凸显,这些都对电力系统的系统调控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

储能系统作为虚拟电厂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平抑可再生能源出力的波动,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并网运行能力;还可电网中起到削峰填谷、减少备用容量等作用,能够增加虚拟电厂的可控性、灵活性和清洁性,从而提高整个系统运行的经济性与可靠性。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关键问题:(1)调研通信基站内部储能配置情况;研究通信基站储能调节潜力评估技术,构 建基站储能模型; (2)根据配网的现行分层分区情况,依托边缘计算对散布的基站储能资源进行动态优化聚合编组,完成虚拟电厂的构建;提出实现分层分区功率平衡的多区域虚拟电厂联合优化调度策略。

(3)构建基于多代理系统的虚拟电厂分级协调控制框架,提出虚拟电厂协同优化控制策略,形成虚拟电厂内部控制指令分解机制。

难题:(1)编制实现分层分区功率平衡的多区域虚拟电厂联合优化调度程序,以及虚拟电厂内部控制指令分解程序;(2)提出通信基站储能调节潜力潜力评估方法;(3)提出基于通信基站储能配置的分层分区功率平衡的多区域虚拟电厂联合优化调度策略。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随着全球能源、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分布式电源(istributed energy resources, DER)因其经济、可靠、灵活、环保等特点而受到重视。

然而DERs尽管优点突出,却同时存在诸多问题,如容量小、数量多、地理位置分散、发电具有问歇性等,对电网调度中心常是不可见乃至不可控的,极大地限制了其上网运行能力。

目前,我国多采用微网的手段来协调同一区域内分布式电源和负荷的运行,有效地解决了大电网和DERs之间的技术矛盾。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方案

了解中国铁塔上海公司所基站所配备储能电池的各种约束,计算出除保证基站正常运行的移动电池储能余量;再研究电力网络运行状况,根据其运行特点及相及配网分层分区状况,完成虚拟电厂模型的建立。

再根据现实状况及查阅相关文件建立起安全经济的调度模型。

5. 工作计划

首先,认真阅读任务书,了解基本数据,阅读老师所给的几篇相关文献,理解各专业名词,掌握好研究大致方向。

其次,月计划严格按照老师及学校安排规划,有条不紊的与之对应进行相关毕业设计工作。

2022年12月-2022年2月 理论调研和资料收集,并完成开题报告书写与英语论文文献的翻译。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