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车灯智能控制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2022-12-04 10:23:4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背景:汽车自19世界末诞生以来,已经走过百年的风雨历程,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汽车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交通运输工具之一。但是,随着时下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类汽车数量的增多,造成了日益严重的交通问题,并且事故频发,已然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重大问题。减少交通事故,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水平已成为全社会的迫切要求。当今世界,汽车安全,环保与节能成了汽车发展的三大课题。汽车的安全性已然成为汽车运行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性能。众所周知,驾驶视野的好坏直接影响行车的安全。驾驶员有关的交通信息有80%以上是通过视觉获得的,包括道路便面形状、方向、交通信号及交通标志的内容、本车所处的交通环境以及行驶方向上的车流状态等等。以上信息在白天较容易通过视觉等获得,但在没有光线的夜晚,尤其是恶劣的环境下,相对就比较困难。所以,一个好的照明系统显得尤为重要,能够为驾驶员提供前方路段内的足够景象信息,以便驾驶员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及时作出反应来避免危险。而作为汽车的三大安全部件之一,汽车照明系统是最主要的主动式安全装置,它的主要功能是照亮道路,让驾驶者能够随时观察道路情况,及时作出反应,它是汽车的重要安全部件之一,也是保证汽车在夜间或能见度低的环境下安全行驶的关键。照明装置主要包括前照灯和前雾灯,信号装置主要包括位置灯、转向信号灯、制动灯、倒车灯、后雾灯、反射器等。其中汽车照明灯光系统的重点是前照灯系统。随着科技的进步,汽车前照明系统也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从最初的煤油灯发展到白炽灯,然后发展到抛物面的卤钨前照灯、自由曲面卤钨前照灯和投射系统前照灯,再到以气体放电灯为光源的投影系统前照灯和自由曲面前照灯。相应的技术法规和标准也原来越健全,给人们的行车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帮助。

目的意义:在实际的行车过程中,传统的前照灯系统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例如,当前大多数汽车的前照灯灯光光束的照射方向是与汽车车身的纵向平面平行的,不能够随着车轮的转动而偏转,以至于夜间汽车在弯道上转弯时,存在照明暗区,严重影响驾驶者的判断力和安全。汽车前照灯自动调光系统正是基于此而研制的,它不像传统的前照灯系统一样,只能工作在一种模式,即只能在一种固定的模型下工作,它能够根据车辆的行驶速度、道路的情况以及外界的环境的状况自动地改变车灯的工作模式,产生当前驾驶环境的光束模型,为驾驶员自动提供一个更宽更好的视野范围,大大提升了行车的安全性。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本课题借鉴了当前国内和国外在这方面的技术经验及设计思想,设计了低成本的基于51单片机的汽车自适应智能前照系统,主要用于汽车夜间会车时远近灯光的智能切换。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第一章简单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车载照灯的结构、意义以及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第二章主要论述了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包括系统的技术要求、组成功能以及理论基础等; 第三章主要论述了系统的硬件设计部分,包括传感器控制模块、单片机处理模块、驱动电路设计; 第四章主要论述了系统的软件设计流程,包括系统主流程图和各功能的子流程图; 第五章主要进行产品实验板的联合仿真,论证系统的可行性; 第六章主要讲述本课题研究的总结及未来发展的趋势。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本文拟在不影响汽车原有的功能基础上,通过车身上增加角度传感器,光敏传感器等辅助设备来实现功能。

具体如下:

通过在车轮转轴处增加角度传感器实现车轮转角的跟踪,将车轮的转动角度转换为电压值传送给主控芯片,经过处理后控制步进电机转动,从而带动近光灯的转动,在车身正前方中间增加一个光敏传感器,用来接收迎面车的光强,将信号发送给主控芯片以判断是否达到远光灯的光强,如果是,关闭远光灯同时开启近光灯。汽车远光灯自动调节系统由大灯调节器电机,控制器和光电传感器组成,光电传感器分别安装在车身前后两端,主要检测行车环境和会车情况,把检测值以电信号传送给控制器,控制器对比计算后去控制大灯调节电机,从而完成对大灯的自动调节功能。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王兆安、刘进军主编 电力电子技术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2)陈建明主编 电气控制与PLC应用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4

(3)张洪润,孙悦等著.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工作计划

2022-2022-2学期1周2022.2.20-2.24毕业实习总结;2周2022.2.27-3.3毕业设计开题、确定毕业设计方案;3周—4周2022.3.6-3.17学生进行毕业设计需求分析、5周—6周2022.3.20-3.31学生进行毕业设计方案设计阶段;7周—8周2022.4.3-4.14毕业设计框架设计初步完成(或初步的样机设计);9周—10周2022.4.17-4.28毕业设计详细设计成型;11周—12周2022.5.4-5.12毕业设计中期检查;13周—14周2022.5.15-5.26完成毕业设计、设计装置(软件)等;15周2022.5.29-6.2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修改完善毕业设计、设计装置(或软件)等,指导教师审阅毕业设计(论文);16周2022.6.5-6.9指导教师、评阅教师评阅毕业设计后修改;16周末2022.6.10-6.11毕业设计专业分组答辩。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