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里安的规则与情感–用材料和空间立体的展示表现。开题报告

 2022-08-06 08:54:35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的发展以及智慧城市、社交网络等项目工程的不断推进,人类社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将一切可及数据化。这种数字化生存为人们建构了另外一种身份——数字身份,它成为数字时代技术创新与经济盈收的先决条件,最终构成数字国家的系统链网生态。

个人数字身份为各种数字设备及软件在个体不知觉的状态下自动收集其数字化的行为及信息提供了便利,包括职业身份、资产状况、社会关系、行为习惯乃至思想情感、政治观念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我想表达的是在现代社会背景和20世纪初的工业文明膨胀有着相似之处。我们的社会在极短的时间内飞速数字化。人们在精神层面愈发空虚和浅薄。人与社会之间的伦理判断发生剧烈而深刻的变化,突出表现为数据个体、数据社会、数据关系的综合"伦理反应"。所有这些伦理关系的变革无不最终落实到作为现代文明逻辑支点的"自我"身上,并通过"自我伦理"的方式展现开来。

在数据社会中人们的隐私被窥视,生活被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记录,在数字的世界中,人的“数字版本”甚至比人本身更具价值。

我想通平面设计的方法,装置艺术或虚拟技术的设计方法,展现现代社会中,人的数字形象。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博物馆表达

表达式博物馆是一个大学项目,其主要目的是在物理和数字环境中展示职业学生的作品。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拟定设计呈现方式,装置草稿拟定,购买材料(3天)

2.雏型尝试制作(5天)

3.讨论与分析(2天)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大数据时代新型伦理研究》康胜 曲彩红 上海大学管理学院-中国知网

2.《大数据技术应用中个人数字身份的伦理规制》葛秋萍王珏 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中国知网

3.《大数据时代隐私悖论的伦理困境》高申杨华东政法大学传播学院 -中国知网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