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粮食物流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以稻米为例开题报告

 2022-07-13 15:21:14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中国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最近的20年,该地区以其粮食产量高、外销数量大著称于世。

但是东北粮食物流存在以下问题,传统国有粮食系统的主要任务是粮食的#8220;存#8221;而不是#8220;流#8221;,缺乏健全快捷、灵敏可靠的物流管理信息网络、电子商务系统、粮情预警和市场监测系统。企业之间信息沟通少,对粮食的动态不清楚,市场需求信息不准。无法实现订单农业和粮食商品的连锁经营。没有有效实施银企联网,资金缺口大,要么给农民#8220;打白条子#8221;。要么敞开收购的粮食几乎全部压仓在库,企业亏损挂账严重,以致粮食流通不方便,速度慢,交易率低,成本高,资金周转不灵,远远落后于快捷、高效的集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于一体的现代物流发展趋势。

按照现代物流的要求,充分利用东北地区的基础和优势,通过资源整合和功能提升、完善,建设东北主产区与南方主销区及国际市场的粮食流通高速通道。对东北地区乃至全国的粮食生产和粮食市场的发展都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通过对东北地区以稻米为例的粮食物流进行现状分析,总结传统的粮食流通模式和落后的粮食转运方式与市场经济和现代物流不相适应的部分,结合国内外对粮食物流的研究,提出使东北粮食物流现状得以改善并使之适应现代物流发展趋势的解决方案。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粮食物流研究现状

发达国家对粮食物流的研究较早,经过几十年的粮食物流发展历程,经历了以粮食的大量存储为目标的初始阶段粮仓建设,现已形成布局合理的粮食物流网络节点和稳定流向和流量的物流网络通道。粮食物流发达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管理自动化水平较高、政策规划体系完备,其粮食物流体系的发展状况及其经营管理模式,对中国构筑粮食物流网络体系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1. 四散技术的研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1月1日--2022年11月23日:选题。

2.2022年12月1日--2022年12月31日:检索文献,写出开题报告。

3.2022年1月19日--2022年3月19日:检索文献,研读文献,写出论文初稿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 侯立军.基于粮食安全保障的我国粮食主产区建设[J].经济问题,2008,(07):55-57.

[2] 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南京财经大学粮食经济研究所.2005-2015 年广东省粮食物流专项规划研究[Z] .2005.

[3] 胡非凡,施国庆,吴志华. 中国粮食物流特点及发展趋势探析[J] .农业经济,2006(5) :65-66.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