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开题报告

 2023-02-05 09:0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着我们祖先所曾经创造的灿烂文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和开发利用面临着各种新的复杂情况和艰巨压力,如城乡建设规划与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矛盾冲突传统博物馆展出方式不能满足人们对了解研究鉴赏传统文化的要求有限的资金投入不能解决大规模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研究等等。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多媒体和图形图像处理技术不断发展,以及二十世纪末虚拟现实技术的兴起和网络的高速发展,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有了新的方法途径--高精度高逼真的数字化遗产保护技术。

借鉴成熟的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技术,数字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也一定会大有作为,它不仅能帮助我们多角度反映人类多姿多彩活态的文化遗产,包括典礼、表演艺术、语言、工艺技术等等,还将有助于丰富文化的多样性。它能鼓励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之间进行真正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年轻的一代之间因此而相互学习和沟通。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文明历史的遗存,具有相当的文化价值,是研究古代人类文明发展的珍贵材料。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面向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与开发利用的专门信息技术研究,已引起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如何借助最新的数字信息和网络技术及虚拟现实技术加强对与此相关的艺术及其文化存在形式的保护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不仅要保护和保存它们,还要通过新的方法与手段对它们加以重新阐释,赋予它们新的含义,这样才能使它们与我们现实的生活永远息息相关。

论文主要探讨新媒体时代,如何运用动漫化和建立数字博物馆使等数字化技术来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研究新媒体大环境下皮影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保护与传播困境,并提出解决的传播策略和途径。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门的信息技术研究己引起学术界的普遍关注。一些多媒体、虚拟技术或图形学方面的国际会议,如虚拟系统与多媒体会议,都开设了文化遗产专题如数字图像与视觉艺术,也都包含了大量将多媒体与虚拟现实技术用于数字化文物的内容。同时,国内外也开展了大量文物相关的项目和研究,典型的如欧盟支持下的新的多媒体技术用于记录、分类、保存和恢复古代的器物、建筑及遗址;美国斯坦福大学、华盛顿大学与公司合作的数字化米开朗基罗项目等著名的项目欧盟的虚拟文物项目;罗马大学、费拉拉大学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合作的罗马大剧场数字化项目;芝加哥大学、西安大略湖大学的木乃伊工程;日本奥兹大学对日本奥兹地区的活态文化遗产狮子舞的数字化保护工程等。

国内:目前国内就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工程也己经取得了一些令世界瞩目的成绩,比如浙江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就敦煌艺术的数字化保护技术自97年至今进行了数年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多方面的研究成果。浙江大学虚拟故宫漫游,北京大学故宫数字化,微软研究院的兵马俑,南京大学三峡文化遗产数字化展览工程,国内各种数字博物馆包括南京博物馆的数字化、山东大学考古数字博物馆、中国国际友谊博物馆工程等等项目,为我国通过信息技术对濒危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再创造提供了有益的方法与经验。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论文第一部分,主要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研究背景包括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该课题的研究内容及课题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第二部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理论研究。本部分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特征,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目标、内容以及数字化技术介入的方式。在非遗原生环境改变的条件下,提出以数字化技术手段重构非遗信息以适应现代信息环境,促进非遗的信息化生存与发展。

第三部分为实例研究分析,通过实例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技术。主要介绍实例非遗的数字化虚拟博物馆,虚拟文物修复、复原技术,和数字化动漫故事编排与讲述技术。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刘红婴,王健民.世界遗产概论.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08

【2】鲁东明,刁常宇,刘德智.文物数字化技术与应用.第二届中华文化遗产数字化及保护研讨会,2005.27-36

【3】Ross Parry.Dgital heritage and the rise of theory in museum computing[J].Museum Management and Curatorship.2005:333-348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