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生就业中的社会排斥现象分析开题报告

 2022-07-17 13:56:07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社会排斥现象愈演愈烈,其表现形式也趋于多样化,主要包括用人单位对大学生个体的自然特征排斥、对大学生资历的排斥,以及对大学生社会资本的排斥。

这一现象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

因此,明确导致大学生就业社会排斥的原因,完善相关制度法规,革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大学生公平就业,可从根本上缓解并逐渐消除社会排斥现象。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1.明确大学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受到社会排斥的原因(主要包括用人单位对大学生个体的自然特征排斥、对大学生资历的排斥,以及对大学生社会资本的排斥等。

) 2.分析社会排斥的原因并找寻相关解决措施 3.评估并总结相关措施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社会排斥是近年来欧洲理论界研究贫困和弱势群体问题经常使用的一个概念,是西方学者们在研究由于工业重建,即大规模的经济变迁引起的#8220;新贫穷#8221;问题的过程中逐渐提出来的 2.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史密斯认为文凭和毕业院校是反映个人能力大小的有效信号之一,雇主可以根据这一信号作出是否雇佣该求职者以及给予多少工资的决定 3.大学毕业生的社会实践经验的多少,动手能力强弱也会直接影响就业问题,因为企业往往不愿意支出更多的培训成本和时间成本 4.由于大学身毕业生的逐渐增多,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市场已经转变为用人单位主导的买方市场,他们会在身高、外貌、性别等多方面进行甄选,这也造成一部分大学生就业困难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文献综述及研究背景:何为社会排斥,当今社会的就业形势及社会经济状况,大学生就业社会排斥的概念, 2.大学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受到社会排斥的原因分析 3.针对大学生就业社会排斥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 4.总结:根据当今的社会经济形势,社会就业形势,合理分析并总结应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相关措施

5. 参考文献

【1】薛在兴.就业排斥还是就业歧视--大学生就业制度的障碍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7.12:58-60. 【2】肖云,邹丽.大学生就业社会排斥的现象研究【J】.管理研究,2009.2(3). 【3】邓凌云.高校女生就业与性别教育【J】.法制与社会,2007.8. 【4】胡解旺.大学就业报告【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3:2-31. 【5】景晓芬,#8220;社会排斥#8221;理论研究综述.甘肃理论学刊,2003,(1). 【6】代立凤.论社会排斥.当代代理人,2006,(4). 【7】赵频,丁振国.大学生初次就业中的市场排斥研究,江苏高教,2008,(5). 【8】李芬.大学生就业中的劳动力市场排斥--社会性别视角的探讨.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