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背景下公共事业管理就业问题浅析及应对策略开题报告

 2022-08-15 09:24:08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在2020年新冠疫情的影响下,随着经济增速的放缓,企业在生存压力下进行裁员,使得大学生面临着就业机会减少、招聘周期拉长、工资待遇偏低等更加严峻的就业形势。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问题除了面对缺乏专业特色、就业率低迷等问题,在疫情防控背景下,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问题出现的新的变化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通过研究疫情防控背景下公共事业管理出现的就业机会减少、传统招聘方式改变、结构性改变等的问题就业问题,并对国外的案例进行分析,并揭示对我国应明确专业定位的经验,得出政府需出台政策以保证毕业生就业、学校加强培训以指导学生就业、个人提升能力调整心态的建议和应对策略,从而应对疫情防控背景的就业问题。

理论意义:深化与疫情密切相关的公共事业管理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实际意义:在疫情防控背景下,意在研究在后疫情时代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大学生毕业后面对的就业问题,并针对当下就业情况存在的问题从政府、学校、个人等多元主体视角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研究内容

本文将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一直以来存在的就业问题及研究现状进行研究,比如专业缺乏特色,和工作不对口的就业问题。在疫情防控背景下,毕业生面临就业机会减少、招聘方式改变、结构性问题突出的严峻的就业形势。并进行国外的案例研究,介绍国外的经验,并揭示我国应该明确专业定位的意义,为我国为设计解决公共事业管理就业问题的应对策略提供思路和参照。最后得出得出政府出台政策以保证毕业生就业、学校加强培训以指导学生就业、个人提升能力调整心态的建议,从而应对疫情防控背景的就业问题。

(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Jie M(2010)认为公共事务管理是最需要确立专业定位的专业。科学地确定职业取向的基础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共同问题。职业定位的确定主要取决于主要财产、学科优势、行业依赖性和就业指导四个基本基础。指导科学定义的基础仍然是有待解决的共同问题。职业指导定义的主要依据是职业属性、专业优势、职业支持和就业指南。专业属性是不可超越的基本基础。专业和专业支持的优势突出了职业指导的可行性。就业指导方针是保持职业指导的活力。良好的职业指导应以充分考虑所有这些因素为基础。Guha Sujata, Karim Kaleh, Beni Ryan(2020)评估了COVID-19对制造业就业、教职人员职位、招聘冻结以及因大学关闭而导致的学生毕业的影响,提供了在当前大流行期间最大限度扩大就业机会的战略。

(2)国内研究现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年11月——12月:论文题目的初步确定及资料的收集。

2022年1月——2月:资料整理与分析,初稿完成。

2022年2月——3月:在调查研究与案例分析的基础上,修改初稿,完成二稿。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金红磊.浅析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存在的问题及建设思路[J].民族教育研究,2010,21(02):71-76.

[2]胡忠培,王少,李伟,赵应江,商智,况成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大学生的就业预期与现状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0,27(02):115-118.

[3]金韦明,卫善春,沈延兵.新冠疫情影响下促进高校毕业研究生就业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0(09):16-20.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