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电器现金股利分配影响因素问题研究开题报告

 2022-09-01 18:06:50

全文总字数:3132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股利政策是上市公司三大财务管理政策之一,和公司的财务活动密切相关,与企业未来资金筹划紧密相连。在资本市场发展迅速的背景下,股利政策也日益成为公司经营者、决策者所关注的热点。现金股利是上市公司通过货币形式支付给企业股东的股息红利,是最普通、最常见的股利支付形式。高股息率个股近年来也越来越受到资金追捧。

格力电器全称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1年,作为家电行业的龙头企业,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化空调企业,长期奉行高股利分红政策,在20174月,格力电器的股东们更是迎来了史上最慷慨的分红。它为什么保持长期的高现金股利支付率?长期的高现金分红是否有利于格力电器的未来发展?是否真的能增加企业的价值?

本文主要以格力电器现金股利分配为研究对象,首先对股利相关理论以及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和评价,其次分析其股利政策特点、产生原因,重点研究高现金股利对现金流量分配管理、企业未来盈利能力、相关利益者关系等影响因素的作用,并据此在文章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研究内容;本文从格力电器现金股利分配出发,首先对行业情况及公司现状进行介绍,然后收集并分析格力电器自2011年至2016年的股利分配情况,并对格力电器现金股利分配政策的影响因素分析,主要通过现金流量分配和管理、企业未来盈利能力、公司内部价值、股东内部关系、相关利益者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结合现金股利分配政策的影响因素对格力电器的股利分配政策提出相关建议。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通过股利政策理论及实证分析,解决如何正确的看待现金股利对企业的影响,从格力电器这一企业得到的启示和经验中,总结现金股利分配的利弊,帮助企业更好的发挥现金股利政策的效用,实现企业收益最大化。

写作提纲:首先,从理论上浅析格力电器股利政策的特点及发展,简析其现金股利分配动因和影响因素,参照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最后阐述格力电器未来如何运用现金股利政策。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国内研究现状:

由于我国资本市场起步晚,我国学者对股利政策的研究较之国外发达国家起步较晚,但近几年随着资本市场的繁荣取得了长足进步。

魏刚[1]1998)将证券市场上上市公司有无分配股利进行了AB分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进行了股利分配的公司股票价格波动明显,再一次验证了股利相关论。魏刚[3]2000)选取了证券市场上的644 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表明股利分配政策有较好的信号传递理论,高额的股利分配政策传递出公司较好的盈余质量。

吕长江和王克敏[2]1999 Lintner 模型对19971998年度支付现金股利的公司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每股现金股利的因素主要有公司规模、股东权益、盈利能力、流动能力、代理成本、国有及法人控股程度、负债水平。

武晓春[4]2003 1997-2000 年发放现金股利的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公司股价越高、盈利能力越强,企业越倾向于派发较多的现金股利,而公司的成长性越好,企业支付的现金股利就越低。

陶兢强和胡国柳[5]2010)选取 2008 年沪深A 股实施现金分红的300多家上市企业作为样本,运用因子分析法研究了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他们认为与现金股利支付水平呈正相关关系的因素主要有企业的盈利能力、现金充足性、资产负债率、公司规模,与现金股利支付水平呈负相关关系的因素主要有市盈率、资产流动性。

黄庆平和季光伟[6]2010)对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的现状进行了描述说明,从分配现金股利面角度、股息收益率角度和分配现金股利持久性角度这三个方面进行研究,结论认为现金股利政策的实施情况决定了股票投资者收益的大小;但是又由于我国低派现,盲目派现,派现水平缺乏稳定性的现实状况,使得现金股利的市场反应不敏感。

肖峰雷[7]2011)总结了国内学者利用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对股利分配与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并以此为基础,对研究假设和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管理者过度自信会导致企业选择高的现金股利支付率。

刘银国、焦健、张琛[8]2015)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以2006-2013年国有企业为样本,实证检验在不同公司治理模式下,股利政策、自由现金流与过度投资的关系。结果验证了Ten sen的自由现金流假说。

金莞尔[9]2017)案例研究格力股权分散制,发现股权分散制能够避免因股权高度集中带来的大股东绝对权威,在一定程度上顾及到了中小股东的利益,但也容易使各利益相关方展开控制权拉开锯战。

综上所述,我国学者的研究结论验证了股利分配政策的信号传递理论,认为公司在盈利时偏向于进行股利分配,股利的支付不仅能够传递公司盈余信息还可以缓解代理成本。许多学者也对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盈利能力、盈余质量、投资机会等都是影响股利分配的重要因素。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开始了对股利政策的研究,研究成果丰硕,既有关于股利分配政策基础理论的研究,也有关于股利分配政策影响因素的研究。为后来学者的研究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Miller[10]1961)提出了著名的MM理论,该理论认为在无税的条件下公司价值与股利分配政策无关,股利政策的变化不会对公司价值造成影响。FarrarSelwyn1967)放宽相关限制条件,对MM理论的进一步延伸阐述了税差理论,认为税收的存在会对股东股利收益造成影响,股东更加偏向资本利得而不是股利分红。

FamaFisher[11]1969)对股利平滑模型的进一步研究验证了信号传递假说,研究发现采取高额的股利支付政策的公司大多具有较好的盈余持续性,可以保证高额股利支付政策的稳定性。

Esterbrook[12]1984)提出高额的股利政策在降低公司代理成本的同时,可以使公司在外部筹资的过程中接受债权人、投资者和相关监管部门的多重监督,降低了监督成本。

Jensen [13]1986)和 Kalay[14]1982)分别从企业现金流量,公司经营者和债权者之间的债务关系角度对股利分配政策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采取高额的股利支付政策一方面降低公司高管利用手中现金流在职消费和盲目投资,另一方面可以使公司管理层在内部经营活动现金流不足时采用借款的形式引入外部投资者加强对公司治的监督。

De AngeloHDe AngeloL[15](2007)研究发现,发展前景较好的公司可以采取高额的股利支付政策,不仅降低了代理成本,还可以为公司树立良好的外在形象吸引投资。

综上所述,国外研究理论为股利政策的后续研究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自从MM股利无关论提出后,后来的学者大多集中于股利有关论的研究,并对影响股利分配的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20171130日,在前期搜集并阅读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撰写开题报告。

20171210日,广泛搜集与选题有关的文献资料,仔细研读,了解国内外与选题相关研究状况、成果、观点,理清思路并写出论文提纲,修改完善开题报告。

20171215-2018130日,针对论文完成过程中的问题咨询指导老师,并完成周记,最终形成初稿。

2018420日之前,复查修改论文,完成周记,撰写外文文献翻译资料,配合老师进行论文写作的中期检查

2016年4月20日-6月10日,反复修改定稿,准备答辩。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