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类综艺节目的“圈粉”营销策略分析——以《声入人心》为例开题报告

 2022-08-03 11:06:17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背景

近年来,音乐类综艺节目层出不穷,但大多是昙花一现,观众和市场都感到疲乏;面对这种现状,行业的从业者们不断探索新出路。对音乐类综艺节目的内容和形式都做出改变,寻求创新,并利用新的互联网交流方式,增加与观众的互动,开辟新市场。这种改变,已初见成效,音乐类综艺节目市场呈现回暖的状态,观众群体再次增加。面对这种情况,对其行业中的一些较好的节目采取的营销策略,尤其是对观众的营销进行分析是必要的。

(二)分析对策

对音乐类综艺节目的市场进行分析,对其发展现状及前景有较好的认识,发现营销策略中的优势与劣势;通过分析《声入人心》“圈粉”的营销策略,探究音乐类综艺节目市场的问题,并给出有关建议。

(三)意义

分析国内音乐类综艺节目的瓶颈及出路,通过《声入人心》案例,分析综艺节目“圈粉”策略,对该市场有一定的认识。作为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应该具备观察这个社会所存在问题的能力,并且能够准确分析并提出对策。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题目:音乐类综艺节目的“圈粉”营销策略分析——以《声入人心》为例

一、相关概念界定-行业现状分析—案例分析-结论与启示

(一) 概念界定

音乐类综艺节目、圈粉

(二) “圈粉”营销策略特点

二、行业现状分析

(一) 国内音乐类综艺节目发展现状

(二) 与其他类型的综艺节目相比较

(三) 音乐类综艺节目的发展前景

三、相关文献综述

四、《声入人心》案例分析

(一) 《声入人心》背景分析

(二) 《声入人心》存在的问题

(三) 《声入人心》未来前景

五、问题及相关建议

(一) 音乐类综艺节目现存问题

(二) 相关对策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 “圈粉”营销策略分析

2. 音乐类综艺节目现有市场的问题缺陷

3. 提出建议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不同的综艺节目类型,都多少对音乐文化进行了运用,音乐作为一种重要的元素,在综艺节目的表现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其中,音乐类综艺节目在我国是主流综艺节目类型之一,随着娱乐文化产业的发展,其形态也越发多样化,并展现出各自的社会影响。

1.选秀竞技类

选秀竞技类音乐综艺节目的诞生时间相对比较早,影响力也是各类音乐综艺节目中最为突出的。2005年,《超级女声》诞生并将我国的选秀竞技类节目推向了高潮——而“草根明星”是广大受众心中的“共情点”,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此类节目的影响经久不衰。从专业级别的中央电视台“青歌赛”到腾讯视频推出的网络综艺节目《明日之子》,都各有侧重地在选拔不同的音乐人才。而竞技作为一种传统的选拔方式,最直接的结果自然是为歌坛输送人才。例如,专业级别的“青歌赛”,无疑给许多优秀的青年歌手提供了一个展示的平台,让这些年轻人能够有机会去实现自己的音乐梦想,也让有才华的新人有可能通过这样的平台正式登上歌坛。

除此之外,选秀竞技类音乐节目当中还诞生了许多优秀的原创音乐。其实,除了观众所更为关注的音乐表演者、歌手以外,歌曲的创作者也是非常重要的,而如《中国好歌曲》这一档节目,就是通过竞技的方式,来鼓励原创歌手的参与,让他们能够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如此去挖掘一些幕后的创作人。这类选秀节目一开始可能更多地是通过制造“热门话题”或通过与那些受关注度较高的明星的“联结”来吸引观众的眼球,但是如今,此类节目也越来越鼓励多元化,亦能从中“生产”出更多类型的人才,从而推动音乐产业的发展。

2.明星竞技类

在竞技类型的节目中,以明星“对决”(俗称“PK”)的形式来组织的节目自然是观众关注的热点,如湖南卫视的《歌手》(原《我是歌手》)便是此类节目的代表。毋庸置疑的是,这些已成名的歌手敢于走向比赛,便必然要在节目中有高质量的歌曲产出。高关注度和与对手比较所产生的压力,激发出歌坛“老手”们的创作改编潜能,赋予“旧歌”新的生命。而也有许多歌手坚持自己的音乐追求,更是为观众带来了许多“小众”的优秀歌曲。通过明星的吸引力和节目效应的带动,一些原本不怎么为人所知的歌曲得以传唱。像这样的普遍高质量的音乐作品在音乐综艺中的产出,还加入了观众互动投票的元素——通过对此进行观察,还可以了解我国观众的音乐欣赏审美现状。与此同时,明星“PK”的方式让受众的观赏对象从“平民化”的竞技上升到资深歌手级别的竞技——经过高水平的竞技的耳濡目染之后,受众的审美标准是能获得一定程度的提升的。

3.互动类

这一节目类型目前还不太普遍,其中有代表性的是湖南卫视与“社交K歌”类手机应用APP“唱吧”合作的《我想和你唱》。得益于科技的发展,人们可以通过手机随时随地“唱卡拉OK”,而借助节目的影响力,有更多的人被吸引来加入这样互动的音乐世界。无论是对于节目还是对于APP还是对于“手机K歌”的音乐生活风尚而言,这都是一种很好的推动方式。这类节目把更多的人“划”进了“K歌社交”圈子,提高了人们对音乐的参与性,进一步让音乐成为雅俗共赏的艺术。

4.文化教育类

文化教育类节目是在国家广电总局开始鼓励文化科教类节目后所发展起来的节目类型。此类

节目的重点是传播和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如《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等——它们虽然也有着“竞技”的元素,但是其本质和选秀竞技类的节目大有不同,最主要的目的是要宣传与弘扬文化。继《中国诗词大会》等几档节目之后,中央电视台推出了大型综艺节目《中国民歌大会》。这一档节目的特别之处在于,其中集结了中国民歌界的优秀歌手,而且加入了纪录片、剧情等不同的手段来宣扬中国的民歌文化,将自身打造为一档民歌文化题材的节目。而这档节目也只有通过中央电视台这样的平台才能够得以发挥它的作用,才能汇集如此多专业人士。该节目不仅体现了的娱乐性,更重要的是其文化性。在笔者看来,《中国民歌大会》所折射出来的也是人们的综艺文化传统回归意识——借由综艺节目来传播传统艺术,以达到文化科教的目的,这也是电视节目自初便有的功能。电视以及如今的网络视频平台,作为媒介来传播音乐、传播文化,应当是其本有的社会责任。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按照指导老师指定的范围与主题(包括专著、中英文文章等)广泛收集有关资料,在此基础上撰写开题报告交指导老师审定;

2.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外文材料的翻译以及相关材料的编辑整理,将整理的材料交给导师审阅,并进行材料的一定的补充收集工作和必要的调研工作,在此基础上草拟毕业论文的写作提纲交指导老师审定;

3.在导师指导下按照南京财经大学毕业论文协作规范撰写论文的初稿;

4.论文初稿交指导老师审阅,配合指导老师进行论文的中期检查,填写中期检查表交指导老师;

5.按照指导老师的要求修改论文初稿并最终定稿,提交并填写相关材料。

5. 参考文献

[1]陈婉乔.音乐类综艺节目对音乐文化产业的推动[J].音乐文化产业,2018(2)

[2]周佳琦.浅析音乐类综艺节目的创新之路——以《声入人心》为例[J].新闻世界,2019(10)

[3]张心蕙.音乐类综艺节目《声入人心》的创新与突破[J].青年记者, 2019(17)

[4]娄琳娜.融媒体时代音乐类综艺节目的转型升级与价值创新[J].当代电视,2019(07)

[5]郑丽娟.综艺娱乐类电视栏目包装策略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4

[6]岳桂帆,侯玲.浅析影响消费者认知的营销策略[J].消费指南

[7]闫幸.企业微博互动对消费者品牌忠诚和购买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3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