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消费者的心理与行为的品牌个性塑造开题报告

 2022-07-13 15:17:5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在产品高度同质化,消费形态日益个性化,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越来越感性化的营销背景之下,为品牌塑造鲜明的人格化特征已经成为产品进行品牌传播和区隔、沟通顾客的核心竞争力。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许多具有鲜明人性化特征的强势品牌会不断涌入我国,这使我国的许多品牌的生存和发展将面临着严重的威胁。所以,品牌个性问题对我国品牌的创建尤其是我国强势品牌的创建有重要意义。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一、消费者心理和行为的特征和模式

二、品牌个性的含义和相关文献综述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品牌个性的概念首先是由大卫奥格威1855年一次4A会员的演讲上提出的,此后很多学者对此进行研究并提出新的观点。

美国Grey广告公司是品牌性格论的创建者。美国学者Aaker认为,#8220;品牌和人一样也会有各种各样的身份和性格,即品牌个性#8221;。林恩 阿普绍认为,#8220;确定通过那种规范步骤来确立一种品牌个性是困难的#8221;。Macrcac认为,#8220;品牌个性是藉由人和动物的形态,即品牌具有多变的属性#8221;。

还有一些研究者从品牌个性的形成上来考虑。Rajeev Batra认为,#8220;品牌个性即整体品牌形象内在的联系#8221;。Langmeyer认为,#8220;正如一个人的人格建立在遗传和环境的基础上,品牌的人格来自它切实的特征和市场环境中的顾客的刺激-反应过程#8221;。国内的研究者何佳讯从品牌个性的来源上解释,认为#8220;品牌的个性来源于两大类因素,即与产品相关和与产品无关#8221;。国内学者黄胜兵等利用中国顾客样本,以中国本土品牌为对象,得出五个产品个性维度。卢泰宏认为,#8220;塑造品牌个性,把握住三个关于产品的问题就事半功倍了#8221;。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08年11月下旬--2008年12月中旬结合所学的市场营销专业知识与个人的兴趣爱好以及优势,选择毕业论文设计的题目;

2.2022年12月下旬--2022年2月下旬广泛收集相关资料,阅读相关文献和书籍,上网查有关资料以及进行民风采集;

3.2022年3月初--2022年4月中旬进行实地调研活动,进一步收集相关的数据和资料;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李立军.企业品牌个性塑造研究[M].广州:暨南大学.2006.

[2]菲利普#8226;科特勒[美].营销管理[M].梅汝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3]卢泰宏,何佳讯.蔚蓝智慧[M].广州:羊城晚报出版社,2000.[4]余可发. 品牌个性及其结构维度理论研究[J].上海市经济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7,(1):24-28.[5]Levy,Sidney J. Symbols for Sales[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59,(4):117-124.[6]Gilmore,George W.(1919).Animism[M].Boston:Marshall Jones Company,1919.[7]Jennifer L. Aaker. Dimensions http://www.51lunwen.com/ppguanli/ of Brand Personality[J].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1997,(8), 47#8211;56.[8]林恩#8226;阿普绍.塑造品牌特征[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9]郑纪东.动感地带赢得新一代[J].成功营销,2004,(2):22-23.[10]张桂平.广告策划与品牌个性塑造[J].北方经济,2005,(2):45-46.[11]刘凤军,雷丙寅,王艳霞.体验经济时代的消费者需求及营销战略[J].中国工业经济,2002,(8):81-86.[12]李秀丽.塑造品牌个性策略初探[J].商场现代化,2006,(20):111-112.[13]何建民.创建名牌产品的理论与方法[M].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14]周建庆,梁鑫,韦振宇.论品牌个性的塑造原则[J].商业时代,2007,(30):35-36.

[15]孟庆强,韩雪.解析品牌个性塑造[J].商场现代化,2004,(12):31-32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