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谷后熟期生理品质与加工品质的相关性研究开题报告

 2022-07-13 16:07:08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稻米是中国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是我国很大一部分农民的衣食之源,一旦稻米供应不足,人们的生活,甚至国家政治经济都会受到严重影响。因此,作为稻米第一生产国和消费国的中国,稻米生产和储藏安全直接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及人们的生活水平。为有效解决我国粮食加工问题及满足人们绿色消费及追求营养安全的消费观念,实现稻谷的安全加工、减少加工过程中稻谷的损失、提高加工粮食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稻谷出糙率,整精米率,水分以及发芽率的测定,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判断稻谷生理品质和加工品质的相关性。因此,对于稻谷后熟期生理品质和加工品质的相关性研究是可行的。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试验通过对稻谷出糙率,整精米率,水分以及发芽率的测定,了解了稻谷品质的变化与加工品质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及早地判断稻谷品质变化的情况。本实验需要解决稻谷出糙率,整精米率,水分及发芽率检测的方法,以及相关性的分析等。本实验旨在为确保粮食加工安全,达到保质保量的目的,为粮食在进行加工时了解品质变化情况提供理论依据。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评价稻谷品质的指标基本相同,一般包括碾磨品质,外观品质,蒸煮和食用品质,营养品质等。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稻谷品质的评价以外观指标为主,如整精米率、粒型、透明度等。2000年我国开始实施国家优质稻谷新标准,除外观品质外,增加了直链淀粉,食味等指标,稻谷品质评价从外观指标向理化和食味指标结合转变。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首先,查阅国内外有关稻谷品质的研究现状及加工品质检测的方法,以便对这一课题有初步的感性认识。

其次,根据实验要求准备实验中所需的各种材料和仪器,设计实验步骤,并按照既定的实验步骤进行相关的实验操作,

最后对实验所得的数据进行分析以及结果的分析讨论,得出实验结论,并撰写论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 郑先哲, 赵学笃, 陈立. 稻谷干燥温度对稻米食味品质影响规律的研究[J]. 农业工程学报, 2000, 16((4)): 126-128.

[2] 曹崇文. 中国稻谷干燥现状和稻谷干燥设备的开发[J]. 农业工程学报, 2001, 17(1): 5-9.

[3] 李凤阁, 王云颖. 关于水稻干燥加工后爆腰规律的探讨[J]. 粮食加工,, 2007, 32(4): 35-36.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