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泡、煎煮、静置时间及浓缩火候对琼花膏质量的影响研究开题报告

 2023-01-12 08:59:27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内容:膏方是以辨证施治为方法,以膏状内服为手段的中医特色诊疗技术,主要在冬季万物闭藏时令开展应用,旨在权衡防变、和缓图治,具有独特的滋补养生、改善体质以及对慢性病治疗和调理等作用,是中医整体观、辨证施治、治未病等核心思想的充分体现。

膏方的制作流程是:(1)浸泡,有利于有效成分的溶解和浸出,而加水量的多少直接影响膏方的质量,水少造成药物煎煮不透 (2)煎煮 控制火候,遵循先武后文的原则,煎煮的次数影响着有效成分的含量 (3)静置 静置时间的长短影响着成膏的质量,时间过短造成杂质较多而膏方的质量下降 (4)浓缩 将过滤后的药汁倒入锅中,先武火,加速水分蒸发,而本次研究中 采用蒸汽夹层锅代替传统的铜锅 浓缩过程中,不断搅拌,防止黏锅焦化;(5)收膏。

本次研究主要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运用新的工具,对琼花膏的制作过程中的浸泡时间、、煎煮次数、静置时间、浓缩火候对膏剂质量的影响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膏方的制作工艺专业:中药1301 姓名:彭思颖 学号:130203158摘要:膏方是以辨证施治为方法,以膏状制剂内服为手段的中医特色诊疗技术,主要在冬季万物闭藏时令开展应用。

旨在权衡防变、和缓图治,具有独特的滋补养生、改善体质以及对慢性病治疗和调理等作用。

下面将对膏方制作工艺中的静置时间和温度的控制及传统浓缩工具的改变对成膏率的影响作一简要综述。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设计方案和技术路线

浸泡-静置-煎煮-浓缩-收膏检查各项指标

4. 工作计划

第一阶段:2022年3月上旬:文献综述思路形成,实验方案制定第二阶段:2022年3月下旬:初步试验,实验条件选择第三阶段:2022年4月5月:进行实验第四阶段:2022年5月6月:整理数据,撰写论文。

5. 难点与创新点

1、研究炼糖炼蜜程度及相对密度的测定,对膏剂质量的影响;2、对静置时间和温度进行控制,观察其对滤液所得率的影响;3、通过改变传统的浓缩工具,用蒸汽夹层锅代替传统的铜锅、不锈钢,研究对成膏质量的影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