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氧化酶的测定开题报告

 2022-07-13 16:09:3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脂肪氧化酶在植物、动物以及微生物中普遍存在,是一类含非血红素铁的蛋白酶家族,主要通过催化多元不饱和脂肪酸发生双加氧反应生成脂肪酸氢过氧化物,再经一系列不同酶的作用,最终生成具有一定生理功能的小分子醛、醇和酮等代谢产物,从而在农作物产品风味形成、营养生长、损伤反应、防御反应和抗逆性等诸多方面产生重要影响[1]

目前,关于脂肪氧化酶活性的检测方法大致有氧电极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显色法、量压法和单克隆抗体检测法,其中紫外分光光度法应用最多。

此课题在上述方法的基础上采用一种全新的测定脂肪氧化酶的方法:循环伏安法(电化学工作站)测定脂肪氧化酶。旨在探索这种高效测定方法的可行性。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实验主要通过对电化学工作站工作电极的选择,脂肪酶溶液溶剂的选择,缓冲溶液,离子强度的选择等确定使用循环伏安法的最优条件。而后进一步优化此条件,确定脂肪氧化酶的标准曲线。并以此为依据测定样品中脂肪氧化酶的活性,与已有结果进行比较,最后通过分析得出此方法的可行性。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脂肪氧化酶检测技术简介[2]

1.氧电极法[3] 根据底物浓度一定,反应的体系中溶解氧浓度变化与酶活性大小呈线性相关的原理测定,即因为脂肪氧化酶催化耗氧,溶液中氧浓度减少速率与酶活性大小成正比,因而,可以使用氧浓度变化的速率表示脂肪氧化酶的酶活性。利用氧电极可以精确测定酶活性,此方法灵敏度很高,但测定时必须严格控制温度。

2.分光光度法[4] 在反应体系中,脂肪氧化酶使多元不饱和脂肪酸氧化形成具有共轭双键的过氧化氢物,此化合物在234nm波长处有吸收峰,峰高度与酶活力有显著的正相关,故可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测定时,要控制好温度和时间。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研究计划及进度:

2022.12.10~2022.12.27熟悉课题、文献检索及文献总结;

2022.12.28~2022.12.31完成开题报告的撰写,开始英文资料翻译;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扎桑,卓嘎,徐东东,等.作物脂肪氧化酶的研究进展[J].大麦与谷物科学.2015,(2):12-17.

[2].高山,张瑛,宋美,等.水稻脂肪氧化酶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126- 127,141.

[3].Zhyang Hong,Hildebrand DF,Andersen. Effect of polyunsaturated free fatty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