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收储运环节DON含量演变规律研究开题报告

 2022-07-18 19:40:15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选择本题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一.小麦在不同储存环境下DON的演变情况。二.小麦中DON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又称呕吐毒素,主要是由禾谷镰刀菌和黄色镰刀 杆菌产生的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相似的有毒代谢 产物( 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中的一种) 构成,是一 种单端孢霉烯族毒素[1]。DON严重影响人畜健康。DON 主要污染小麦、大麦、玉米等 谷类作物[2]。小麦是全球种植面积最大、总产量最高、也是最 为重要的粮食作物,超过 1/3 的世界人口以小麦制品 为主食。在中国,小麦仅次于第一大粮食作物水稻,是中国半数以上人口的主粮[3]。有研究表明小麦贮存期内,麦谷中的DON毒素将会发生变化[4]。随着人们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脱氧雪腐镰刀 菌烯醇的检测工作也更加被重视。目前,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最为有 效且准确定量的检测方法就是免疫亲和柱净化高 效液相色谱[5],本实验将采用该方法。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1)不同储存条件下小麦中DON含量变化情况

2)时间对小麦中DON含量的影响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973年美国的科学家从感染赤霉病的玉米中分离出 了DON 毒素,1976 年我国也从赤霉病小麦中分离出了 DON 毒素[6]。Cossette 等[7]发现DON 毒素能破坏植物 细胞的细胞壁,对谷物种子细胞具有毒性作用。Schiefer等[8]研究发现,DON毒素会导致V79染色体发 生畸变,所以他认为DON 可能具有遗传毒性作用。DON的急性毒性与动物的种属、年龄、性别、染毒 途径有关, 雄性动物对其比较敏感 。呕吐的机理可能是毒素 刺激了延髓化学感受器的触发区所造成的[9]。Massin 等[10]研究发现,DON可作用于骨髓造血细胞 而产生细胞毒性, 还可作用于 T细胞、 B细胞及 IgA 细 胞而产生免疫毒性, 抑制或增加细胞死亡。2005 年,李伟群[11]首次提出人类骨关 节炎的发生与DON 有关,并已经得到初步证明,DON 在骨关节炎发病过程中的病因学意义。

DON 污染粮谷的情况非常普遍,世界各地均有报道[12-15] 。由于目前DON 毒素广泛存在,世界上大部分地区 的农作物都检出含有该毒素。因此对于DON 毒 素的清除是现阶段迫切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现阶段降解DON的方法主要有:热处理法、研磨去壳法、辐照法、臭氧法、碱法、氧化法、糖基化法、生物学法等[16]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16.12.20 - 2016.12.30 查阅相关文献、资料, 撰写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2017.03.10 - 2017.03.11拟定试验方案;

2017.03.12 - 2017.03.13准备实验材料、仪器等;

2017.03.14 - 2017.05.01;课题实验开展阶段

2017.05.01 - 2017.05.10 完成论文初稿;

2017.05.11 - 2017.05.21 论文修改;

2017.05.22 - 2017.05. 25 完成初稿修改,形成定稿;

2017.06. 09前 完成论文答辩。

5. 参考文献

[1]Abramson D. Mycotoxins, ergosterol and odor volatiles in durum wheat during granary storage at 16% and 20% moisture content[J]. Journal of Stored Products Research, 2005, 41: 67-76.

[2]TUTELYAN V A. Deoxynivalenol in cereals in Russia[J] . Toxicology

[3]杨艳涛, 秦富. 世界与中国小麦市场贸易形势及政策分析. 世界农 业, 2013(11): 59-65.

[4]樊平声,冯伟民,卢昱宇. 储存对小麦中 DON 毒素含量的变化规律研究.生 物 灾 害 科 学2012, 35(3): 268-270

[5]杜英秋,张瑞英,苏 萍,马永华,单 宏,陈国友,张桂华,武洪涛.小麦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测定及方法研究.河南工业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第 33 卷第 3 期 2012 年 6 月

[6] 庞炜, 王治伦, 吕社民, 等. 真菌毒素DON 研究进展[J]. 中国地方病 防治杂志, 1996, 11(6): 349-351

[7]COSSETTE F, MILLER J D. Phytoxic effect of deoxynivalenol and gibberellaear rot resistance of corn[J]. Nat Toxins, 1995, 3(5): 383-388

[8] SCHIEFER B B, ROUSSAUX C G, HANDCOCK D, et al. Effects of low-level long-term oral exposure to T-2 toxin in CD-1 mice[J]. 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 1987, 25(8): 591-601.

[9]UenoY.Mycotoxininhumanandanimalhealth[M].Pathotoxpublishersinc,1977:189-207

[10] Massin D, Thouvenot D. Hematotoxicity of thrichothecen evaluated onratprogenitors[J].FoodAdditContam,1995,12(1):41-49

[11] 李伟群. 真菌毒素与人体健康[M].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5: 102113.

[12]  Pieters MN, Freijer J, Baars BJ, et al.Risk assessment of deoxynivalenol in food:concentration limits, exposure and effects. Adv ExpMed Biol, 2002, 504:235-248.

[13]  Lori GA, Sisterna MN, Haidukowski M , et al.Fusarium graminearum and deoxynivalenol contamination in the durum wheat area of Argentina.Microbiol Res, 2003, 158: 29-35.

[14]  Plattner RD, Maragos CM.Determination of deoxynivalenol and nivalenol in corn andwheat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 with electrospray mass spectrometry. J Aoac Int, 2003, 86: 61-65.

[15]  Plattner RD.HPLC MS analys is of Fusarium mycotoxins, fumonisins and deoxynivalenol(DON).Nat Toxins, 1999, 7: 365-370.

[16]付 杨,李洪军,贺稚非,黄业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研究进展.食品科学 2011, Vol. 32, No. 21 289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