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性黑木耳多糖的提取分离和纯化开题报告

 2022-07-31 11:41:04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选题理由:

黑木耳又名黑菜,在真菌学分类中属担子菌纲,木耳目,木耳科、木耳属[1],色泽黑褐,质地柔软,嫩脆可口,营养极其丰富,有“素中之荤”的美誉。黑木耳性平,味甘,富含多糖,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亦可入药[2]。吴瑞宪[14] 对黑木耳的营养成分作了全面的研究:每100 g干木耳中含水分11g ,蛋白质10 .6g , 脂肪0.2g ,碳水化合物65g,粗纤维7g ,灰分5 .8g ,钙357mg ,磷201mg , 铁185 mg ,胡萝卜素0.03mg,硫胺素0.15 mg,核黄素0.55mg,尼克酸2.7mg

多糖又称聚糖,是由多个单糖分子缩合、失水而成的一类结构复杂且庞大的糖类物质,分为同多糖和杂多糖两类,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动物细胞膜和微生物的细胞壁中,是维持生命所必须的结构材料和重要的组成部分。已有研究表明,黑木耳的生物活性就来自其多糖成分[3]。黑木耳多糖是一种天然药物活性成分,为细胞内容物,提取时需要进行细胞破碎,从而使细胞壁将多糖成分释放出来[4-5]。其组分主要有D-木糖、D-甘露糖、D-葡萄糖、D-葡萄糖醛酸,酸性杂多糖的分子量范围在30104 ~ 50104之间。活性多糖是指可作为功能分子参与细胞活动、免疫体系调节等生命现象的多糖类化合物。人们对多糖的活性功能研究已不局限于作为疫苗的应用需求,还研究其在抗癌、抗炎、抗病毒、降血糖、降血脂以及增强机体免疫力等方面的作用。黑木耳多糖具有抗凝血、抗肿瘤、抗炎症等细胞保护作用,还具有降低血脂、血糖、血液黏度、胆固醇以及抗糖尿病、抗衰老、抗辐射、抗疲劳等多种生理功能,同时还能促进核酸、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并防治多种老年性疾病[6-13],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研究的基本内容

(1)黑木耳样品的初步处理

(2)黑木耳多糖的提取

(3)黑木耳多糖的分离纯化

(4)鉴

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提取工艺流程的确定;

2.分离纯化方法的确定及可行性;

3.得到结果对其进行分析后可为测定黑木耳多糖含量提供依据,并对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有一定参考价值。

三、写作提纲

(1)绪论

1.提出中心论题;

2,说明写作意图。

(2)本论

1.如何制备粗多糖

2.如何提取;

3.分离纯化

4.鉴定

(3)结论

1.分析实验结果和数据,得到自己的结论;

2.呼应开头的序言。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在20 世纪初的很长一段时间来,人们普遍认为糖类只具有作为能源物质和细胞组成成分的单调功能,而对多糖的其它功能的发掘未受到足够重视。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们对免疫物质、新药物等资源的开发和发展的需要,多糖的研究才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由于黑木耳多糖具有抗凝血、抗肿瘤、抗炎症等细胞保护作用,还具有降低血脂、血糖、血液黏度、胆固醇以及抗糖尿病、抗衰老、抗辐射、抗疲劳等多种生理功能,同时还能促进核酸、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并防治多种老年性疾病所以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目前国内外对其研究比较成熟。对黑木耳多糖的传统提取技术为热水浸提法[15]及稀碱浸提法[16],工业化提取多集中在热水浸提法; 现代提取技术有生物酶法[17]、超声波辅助提取法[18]、微波辅助提取法[19]、超微粉碎法[20]及利用多种方法协同复合提取法,如生物酶法联合微波提取法[21]、超声波联合复合酶法[22等。黑木耳多糖主要通过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柱层析分离纯化[23],采用HPLC 测定分子量,结合IR、UV、NMR、MS 确定结构。王雪等[24]采用DEAESephadex A - 25 离子交换及SephadexG - 200 排阻层析对黑木耳多糖进行纯化,经GPC、红外光谱、GC /MS 测定,黑木耳多糖同时具有α-构型及β-构型,是既有葡萄糖又有半乳糖的D-吡喃糖,由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计半乳糖组成,各单糖之间比例为0.2∶2. 6∶0.4∶3.6∶1.0∶0.4。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实验方案

黑木耳超微粉碎后碱溶醇沉制备粗多糖,减压浓缩后冻干,配制成一定浓度溶液后,氯仿和正丁醇脱单白,30kDa透析袋,蒸馏水透析脱盐和小分子物质,后冷冻干燥,备用。

通过制备色谱制备出酸性多糖,制备出的每个馏分,几次,相同时间的峰值的馏分标记好。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陆雯,蔡振优,鲜乔,张拥军.黑木耳多糖提取工艺条件的研究[J].中国食品添加剂,2010,06(2):99-102.

[2]徐锦堂.中国药用真菌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997:402.

[3]张大为,赵亮,刘同军,吴天祥,杨海龙.黑木耳多糖及生物活性[J].食品与药品2007,9(9):68-70.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