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的一条可行路径——就地城市化开题报告

 2022-07-13 15:23:1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率一直在不断提高,2000年,我国的城市化率是36%,到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城市化率已达到49.68%,到2014年更是达到54,77%。

我们用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就达到了发达国家几百年才达到的城市化水平。

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的同时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城市化的内涵:应体现两方面:一方面是城市化的数量过程,将农村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将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另一方面是城市化的质量过程,将城市的经济技术变革推广并进入乡村地区,将城市文明、文化和价值观扩散到农村地区。

我国城市化的数量已经有了,但城市化的质量好有待提高,提高城市化的质量的关键就在于处理好农民工问题,处理好农民工转变为市民在收入、社会保障、隐形的社会地位差距等方面的问题。

论文主要梳理好农民工在市民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着重分析导致这些问题存在的根本、制度等层面的原因,并据此提出对策建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对#8220;被市民化#8221;问题的研究主要是基于社会层面,或者只是作为热点民生问题进行简要分析,从经济层面对该问题的系统论述较为缺乏,随着新一代农民工的进城,农民工问题需要被重点关注起来。

文军(2012)认为,农民市民化既不仅仅是农民社会身份和职业的一种转变( 非农化) ,也不仅仅是农民居住空间的地域转移( 城市化) ,而是一系列角色意识、思想观念、社会权利、行为模式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是农民角色群体向市民角色群体的整体转型和城市生活的再社会化和结构化的过程。

传统农民的终结只是农民市民化的开始,而新市民群体的角色再造才恰恰是农民市民化的终极目标和价值追求所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11.1-2022.12.31 选题、开题、确定写作调研提纲,文献收集、整理分析 2022.1.1-2022.1.18 实地调研、提交资料、整理分析 2022.1.19-2022.3.19 撰写、提交论文初稿,中期检查 2022.4.21-2022.5.6 反复修改论文,并提交修改稿 2022.5. 7-2022.5.10 提交论文定稿版,准备答辩

5. 参考文献

[1]江立华、谷玉良.农民工市民化:向度与力度--基于对城市文化中心主义倾向的反思 [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3 [2]张炜丽.农民#8220;被市民化#8221;问题及思考[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2014 [3]孙燕然、吴金凤、朱振飞.被市化#8221;居民现状分析与对策 [j].中外企业家,2011 [4]文军.#8220;被市民化#8221;及其问题--对城郊农民市民化的再反思[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2 [5]王桂新.城市化基本理论与中国城市化的问题及对策[j].人口研究,2013 [6]刘云喜.中国农村经济转型条件下的农民就地城市化问题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2012 [7]宁越敏.中国城市化特点、问题及治理[j].南京社会科学,2012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