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成本上升对中国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开题报告

 2022-07-13 15:24:13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丰富而价格低廉的劳动力资源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但是近年来,中国新增

劳动适龄人口的减少,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存量和流量的双下降,直接带来了劳动力供给的不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充足的劳动力供给在很大程度上源自20世纪50年代的生育高峰。然而,持续三十余年的#8220;计划生育#8221;政策,已使中国的生育率大大下降。考虑到这一因素,未来,劳动力供应不足的局面将更加严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本文的研究问题是在劳动力成本不可逆转上升的背景下提出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分析中国产业发展和劳动力成本现状,同时结合产业结构升级的规律和发达国家在高成本下升级的经验,以期为中国进行产业升级提供符合本国国情且有针对性的战略和具体政策。

关键问题: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产业结构升级理论上的推动作用;对经济的不利因素和有利因素;在现如今的经济形势下,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相比以前有何不同;结合全球经济形势做简单分析。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现有研究中虽然使用劳动力成本这一概念较多,但对于它的定义学界尚未统一。大致存在两种观点即绝对劳动力成本与相对劳动力成本。相对劳动力成本将劳动生产效率纳入考察来反映单位产品的工资含量,通常可用增加值的工资含量、销售收入的工资含量来衡量。绝对劳动力成本指劳动者根据其参与的劳动生产活动得到的全部报酬,一般包括货币形式与实物形式的工资、奖金以及津贴,此外公费医疗与医药卫生费用、上下班的交通补贴、住房公积金、由单位负责的社会保险费等也包含在内。本文主要研究绝对劳动力成本的影响,由于工资是劳动者报酬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占比甚至达到以上,因此使用职工工资能够较好地衡量劳动力成本。劳动力成本具有多重性,较之于企业是成本,较之于劳动者而言是收入,而对于社会则是消费的来源姚先国、曾国华。

产业升级概念复杂(,现今频繁出现在经济学学术资料与政府文件中。产业升级作为产业经济学的基础但其概念与内涵也是至今尚未得到统一。多数学者将产业升级与产业结构升级二者混淆而不加以区分,本文认为产业升级与产业结构升级内涵并不完全同一。产业结构升级指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深入,地区或者一国的主导产业第二产业取代第一产业,再由第三产业取代第二产业的变动过程,产品附加值由此提高。产业升级并不完全符合规范经济学的概念,它涉及到某一个产业自身的成长与发展过程,因此产业升级指基于产业价值链,产业由高劳动密集、低技术水平、低资本密集以及低附加值状态向低劳动密集、高技术水平、高资本密集以及高附加值状态演变的过程,不断优化利用生产要素,也就是在价值链层次上的不断跃升过程。产业升级在前,产业结构升级在后,每一次产业升级都会把该产业带入到新的高度。(王保林)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研究方法上,本文采取了理论、实证、案例等多种研究方法,全面、深入地研究了劳动力成本上升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的升级问题。沿着#8220;理论-现状-对策#8221;的逻辑思路展开论述,通过大量的数据表示了中国产业发展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的现状,在此基础上,针对发达国家在高成本下的产业升级战略进行了概括,并结合产业升级的规律,以期寻找出适合我国的产业升级路线。

5. 参考文献

[1]都阳,曲明.劳动报酬、劳动生产率与劳动力成本优势--对2000--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经验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9.

[2]卢锋.中国农民工工资走势:1979--2010[J].中国社会科学,2012.

[3]吴要武.产业转移的潜在收益估算--一个劳动力成本视角[J].经济学(季刊),2013.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