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研究开题报告

 2022-08-07 09:16:1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以全面深化改革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契机, 加快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步伐, 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 各个地区都应瞄准科技前沿、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推动技术进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为实现创新战略目标、为解决我国现已转化的社会主要矛盾发力。

新疆省地处我国西北, 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 同时也是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黄金段”, 提高技术进步水平、推进新疆省经济增长, 对于实现“一带一路”战略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新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研究

一、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一) 文献综述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罗默[1]和卢卡斯[2]等突破性地提出技术进步是由知识积累引起的, 是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投入所产生的结果, 因而是内生的, 内生化的技术进步使得广义的资本收益递增而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萨尔特[3]认为生产率増长的不同主要是由技术进步率的差别造成的。

国内学者对于科技创新贡献率的测算, 在测算方法上大部分采用了以索洛余值法为代表的生产函数法。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 有的针对国家或地方层面进行估算, 还有的针对某一个具体行业进行估算。比如陈挺[4]从农业的角度计算了我国1985-2011年间的技术创新贡献率为31.54%, 表明我国在农业方面的技术创新贡献率较低, 并提出了导致农业技术创新偏低的几个主要原因。周绍森[5]、吴建宁[6]、李兰兰[7]等人估算了技术进步对国家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并且都提出政府要重视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贺勇[8]和郭莉[9]分别测度了广东省、陕西省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孙庆峰[10]测算了吉林省1995-2008年间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发现目前吉林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资本, 科技进步对吉林省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江兵[11]、李兴武[12]等以市域经济增长为研究对象, 分别计量了合肥市、阜阳市的科技创新贡献率。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本文想要通过文献研究和实证分析方法, 以新疆省为研究对象, 将2000—2022年产出、资本投入及劳动力投入数据作为样本, 建立回归方程, 采用Eviews7.0软件对影响经济增长的技术进步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 并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 建立ECM误差修正模型, 确保各变量具有长期协整关系, 使检验结果具有稳健性。其次, 利用索洛余值法, 计算出历年来技术进步、资本投入和劳动力投入等要素对新疆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并分析出近些年来新疆省经济增长方式具有何种特点。最后得出结论,提出相应的对策。

5. 参考文献

[1]Romer, Paul M.Increasing Return andLong-Run Growth[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86 (22) :3-22.

[2]Lucas, R E J.On the Mechanics ofEconomic Development[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1988 (22) :3-42.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