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水平对城市未婚女性婚恋观影响的实证分析开题报告

 2022-08-07 09:16:24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现实背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随着“科教兴国”等战略的实施贯彻,2015年全国劳动力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已有1982年的5.76年上升为10.14年。其中,女性教育水平的提高又显著于男性。教育水平、收入水平的显著提高,使得女性尤其是城市女性变得更加自信自立,婚恋观也不断从传统走向开放。

(2)研究意义:恋爱与婚姻作为个人和社会发展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从宏观来看,与人口出生率、女性劳动参与率等有着密切联系;从微观来看,也与人力资本、家庭行为有着莫大的关系。现代社会正在从男权社会日益向两性平等发展,女性社会地位、教育水平的提高,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女性的婚恋观念。而且,相较于男性而言,社会变化对于女性婚恋观的影响更为明显。城市未婚女性的婚恋观念预示着未来中国社会婚姻家庭的发展趋势,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未来人口的质量、结构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3)个人背景和理论基础:在经过四年的大学学习之后,我系统学习了经济学基础理论,能够运用经济学原理解释社会现象。并且在课程学习中掌握了Stata软件的操作,学习了计量经济学,能够运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对微观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基于目前可以利用的数据和分析方法,试图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如下:

1)验证城市女性婚恋观变化显著于男性的猜想

2)运用最新的社会调查数据,研究受教育水平是否是影响城市未婚女性婚恋观的关键因素?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对于直接研究教育与城市未婚女性婚恋观的文献相对较少,大多是对于女性婚恋观的变迁、高学历女性婚恋观现状以及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对于婚姻市场影响等研究。从学科领域来看,早期对于女性婚恋观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法学以及经济学等学科。但其中经济学主要关注于婚姻市场的匹配问题。从研究方式角度,主要是问卷调查的方式,也已经有学者利用国内大型数据库资料进行数据分析。

国内外对于未婚女性婚恋观,教育对未婚女性婚恋观的影响的研究理论和体系已经基本完备,但是将教育纳入研究的文献中,多是研究教育对于婚姻市场的影响以及教育对婚姻稳定性的影响。对不同教育水平未婚女性婚恋观的对比,以及婚恋观对于社会结构所产生的影响研究领域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 研究计划:

运用CGSS数据库验证城市女性婚恋观变化显著于男性的猜想。并研究受教育水平是否是影响城市未婚女性婚恋观的关键因素?受教育水平对城市未婚女性婚恋观中的具体哪些方面存在显著影响?城市未婚女性婚恋观对于未来人口出生率和人口结构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什么样的婚恋观有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最终将研究结果和发现以及建议撰写成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 林丽芬. 社会变迁视野中的城市女性择偶观探讨[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2]刘宁.未婚女研究生的婚恋心理透视[J].理论界,2008(2).

[3] 马建青,严立芬.女研究生婚恋现状与特点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1997(7).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