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流动对农村发展的影响——以江苏省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开题报告

 2022-08-08 09:31:26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更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劳动力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

历史经验表明,一个国家向现代化迈进的过程,就是从传统农业国家演变为现代工业国家的过程,也同时使得农民获得转换自由,从农业生产领域转移出去的过程。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关键词:劳动力流动;农村发展二、引言 1:介绍当下有关背景 2:简单列举所要提出的论点三、理论基础 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一下论文中所要涉及到的经济学专业名词。

可以使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说明四、模型的建立与分析方法 采用计量模型,stata分析,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分析五、主要研究内容 1、主要分析有利影响与不利影响 2、职业流动可以分析劳动力流动对于产业结构的影响 3、地域流动可以分析农村城市经济的影响和对于收入差距的影响 4、所带来的问题:家庭(教育、养老)等问题、人口问题、收入差距 5、有利:经济思维方式的转变六、解决措施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人口理论在20世纪50年代初至70年代中期盛于一时。

W.ArthurLewis的古典主义模型认为,受城乡二元经济的影响,发展中国家农村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为零,此时只要城市部门工资高于农村维持生产的工资水平,农村对于劳动的供给就是无限的。

G.Ranis和J.C.H.Fei的模型在肯定农业部门的作用的基础上,分析了农业部门对工业部门对工业扩张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但该模型也存着一些缺陷:有关不变制度工资水平的假设难以假设难以得到实现案例的支持:未考虑到城市失业现象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相关理论基础主要阐述人口流动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和农业发展理论等与本文相关的经济理论 2、农村劳动力现状分析,通过所调查和搜集的数据描述改革以来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现状和特征,并以此为基础分析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因素 3、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描述农村劳动力流动对于农业发展的渠道 4、农村劳动力流动影响农业发展渠道理论模型建立及其统计检验。

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农村劳动力影响农业发展的渠道,并以各类宏观数据为基础,对其影响加以统计检验 5、根据研究结论设计政策建议。

对论文研究进行总结,并为政策的制定确定方案,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蒋和平,黄德林.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定量综合评价[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6(2) [2]李明贤,叶慧敏等.洞庭湖区农业旅游带动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思路与支撑条件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6) [3]吴鹏.劳动力流动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14 [4]严浩坤.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地区经济差距[J],农业经济问题,2008,52-58. [5]Fei.C.H.and Ranis.G..A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September.1961 [6]Todaro.M.P.A Model of Labor Migration and Urban Unemployment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J].March.1969 [7]Lucas.Robert E.JR]r.2004.Life Earnings and Rural-Urban Migration.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J].Vol.112.No.1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