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新疆托克逊县为例开题报告

 2022-08-09 09:09:37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中国正处在急剧城镇化的过程里,城镇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推进的过程里,我们要关注农民的切身利益。

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十分严重。

相反,我国农村GDP远远低于城市,而且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导致农村人口外出打工激增,这些因素使得空巢老人数量逐年增多。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以新疆地区为例,对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养老问题进行探讨。众所周知,中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加上快速的城镇化使得农村地区出现了许多留守的空巢老人,他们迫切需要得到长期的护理,但是中国目前还没有形成一种长期的、稳定的制度。社会化养老成为以后养老的发展方向。本文阐述了农村中的养老服务发展的现状及问题、分析造成问题的原因,并且据此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的建议。

目前,人口老龄化问题非常严重,尤其是农村地区。由于农村地区青壮年劳动力慢慢向着城镇地区转移,家庭规模慢慢缩小,农村地区将家庭当作主要的养老模式受到了很大的压力。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使得失业农民大量增加,传统养老模式已经无力支撑农村养老的需求,而我国目前的养老保障制度也未能完全满足农民对于养老的需求,本文旨在找到一些方法对养老服务问题进行解决,并根据文章的研究方向给出相应的政策措施。为此,本研究基于国内外研究现状,以新疆XX地区为例,对农村社会养老及其影响因素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关于农村养老方面的研究:

王兴阳(2017)在现代社会,随着竞争的不断加速,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生活压力将不断加大。在中国广大的农村地区,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农村家庭趋于小型化,核心。家庭人口和劳动力逐渐减少,家庭收入也随之减少,养老能力也降低。广大农民为了减轻生活压力,纷纷背井离乡,抛弃土地,加入了进城务工的大军,但由于缺少专业劳动技能和文化知识,并没有使他们的生活状况有多大改善,他们依然生活在社会贫困线的边缘。

高敏敏(2017)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消费需求有所增加,但由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不健全,农民必须划出一部分资金来满足他们的晚年养老需求,严重影响了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生长。因此,

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养老金计划,是有效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中国是一个有着广大农村人口的国家,农村是我国最大的消费群体,扩大内需必须重视启动农村消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9.20-11.10资料、数据收集、阅读,完成选题工作。2022.11.10-11.30 分析整理资料,对文献综述,撰写开题报告。2022.11.30-2022.3.18 完成初稿和中期检查工作2022.3.18-4.30 完成论文修改、定稿、外文文献翻译2022.4.30-5.25日 完成终稿,写好总结,准备答辩

5. 参考文献

[1] Ali A, Sheringham J, Sheringham K. ''Managing the curve downwards'': A cross-sectional study of the use of management speak in public health[J]. Public Health, 2008, 122(12):1443-6.

[2]王兴阳. 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养老问题研究[D].浙江海洋大学,2017.

[3]高敏敏.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农村养老问题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7.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