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对幸福感的影响——基于CGSS数据的实证研究开题报告

 2022-08-11 09:22:1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创业作为经济增长的强大驱动力,改革开放伊始便为中国经济奇迹做出了突出贡献。而随着我国创业热潮的兴起,创业者的幸福感状况也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幸福感不仅是重要的创业动机,也是重要的创业成果,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创业者“飞得有多累”。幸福感,既是诠释多数创业者难以盈利但仍坚守的重要因素,也是探索创业者能否从失败中学习甚至败后重整旗鼓的新突破口。但现实中,初创企业经常面临高风险和高失败率,创业者平均工资较低,不能投入足够的时间和家人相聚,创业结果与创业者预期的往往大相径庭。心理状态不好的创业者通常无力应付创业过程中的种种困难,更容易中途放弃而导致创业失败。因此,对创业者心理幸福感的关注和研究非常重要。

在创业对幸福感的研究过程中,从数据处理到变量选择再到模型设计以及解释,可能会出现各种复杂或细节问题,但是问题的出现同样也会加深自身对课题的理解、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提高将经济学理论运用在实际过程中的水平。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心理幸福感是指创业者的心理和精神健康状态,它对人体的认知和情感功能来说至关重要。较高水平的心理幸福感能够增强人们的认知能力和情感运用能力,帮助创业者更好地应对创业过程中的压力和挑战,提升他们的努力水平和工作表现,并最终对创业企业绩效产生重要影响。尽管心理幸福感是一个特别有价值的变量,但前人的研究往往还是片面地从创造财富角度来考察创业活动,忽略了创业的主观效用如心理幸福感对创业过程的重要作用。创业决策将如何影响个人幸福感? 其影响机制如何?这个问题在现有文献中并未得到系统评估。而厘清这个问题的答案不仅有助于补充和完善幸福感影响个人行为的研究文献,而且对当下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也有着重要的政策含义。

虽然创业可能通过不同机制影响幸福感,但是从目前的文献来看,研究创业与幸福感关系的文章并不是很多,并且以实证的方法分析创业影响幸福感的机制也少之又少。除此之外,一些研究并未同时考虑不同的创业方式对幸福感影响的差别,即“异质性”问题。因此本文将尝试弥补这一缺陷,以创业者自我概念(self-concept)为视角,考察创业动机对创业者心理幸福感的重要影响,并分别检验创业者影响幸福感的异质性问题以及中介效应。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经济增长和政府政策的最终归宿是提高国民福利,而缘于幸福感是个人主观福利的一种直接度量。庞洪伟和巩艳红(2017)采用2013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 CSS) 数据,实证分析发现,城镇居民主观幸福感的提升能够显著提高其失业再创业的概率。王慕文和卢二坡(2017)则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考察了创业对幸福感的影响及其成因机制,研究发现创业群体的幸福感存在明显的异质性现象且经济状况的好转有利于提高其幸福程度。马良和蔡晓陈(2018)基于2011-2013 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的混合截面数据,采用有序probit模型,实证研究发现创业能够显著提升创业者的主观幸福感,并且幸福感将随着创业动机、性别差异、创业地区和环境不同而变化,特别的是创业带来的货币回报并没有直接带来创业者主观幸福感的提升。陈聪等(2018)则利用来自中国2107位创业者的问卷调研数据,进一步研究发现创业者自尊感中介了机会型创业动机对心理幸福感的正向影响。与此同时,于文超和陈刚(2018)的研究表明增加社会资本是幸福感提高居民创业概率的重要机制。

现有文献研究大多关注居民幸福感的决定因素,从外部制度环境和微观个体特征两个方面普遍证实了居民收入、信任、宗教信仰、教育经历、关系网络、地方政府质量、空气污染、民生环境等一系列因素对居民幸福感的显著影响(Frey 和Stutzer,2002; 刘军强等,2012;周绍杰等,2015)。随着幸福经济学研究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学者将研究注意力转向人们的行为决策如何影响主观幸福感。一方面,创业者的工作性质会对幸福感产生重要影响。在创业的初始阶段,创业面临的失败风险更高( 刘万利和胡培,2010),工作压力带来的工作紧张感也随之增加。所以,创业的工作性质可能会影响创业者的幸福感。另一方面,创业者的社会比较也会对幸福感产生影响,社会比较是一种横向的比较,即人们通过与社会上其他人的比较,获得自身的满足感与幸福感(2016)。对创业者而言,虽然创业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其收入水平也具有极强的不确定性,但是发现创业者存在明显的工资溢价,工资水平要高于非创业者以及受雇者(张延吉和秦波,2015;陈其进,2015)。此外,人们自我目标的实现程度也是影响幸福感的重要原因。自我比较是一种纵向比较,当现实相比于过去并没改善时,自我的幸福感则会大大降低。根据创业动机,将创业分为“生存型创业”和“机会型创业”,显然两种创业形式的动机和自我实现有较大差别。生存型创业主要以追求利润为主,对创业成功的期望更高,而机会型创业者更加重视在创业中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对待创业成败的态度较为平和。魏江与权予衡( 2014) 使用国内的创业者调查数据发现,生存型创业降低了创业者的幸福感,而机会型创业者具有更高的幸福感。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截止到2022.12.31)确定课题,查阅、收集文献资料,明确对应的理论、方法、步骤;在学习所有与论题相关知识点的基础上,总结并提炼出提纲,撰写开题报告,交导师审阅。

第二阶段(2022年1月)进行论文相关文献的深入研读,并根据导师意见,进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及变量的选取。

第三阶段(2022年2月至3月)根据提纲,进一步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撰写论文,充实论文的内容,并对其加以具体分析论证,形成初稿,交导师审阅。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刘军强, 熊谋林, 苏阳. 经济增长时期的国民幸福感——基于CGSS数据的追踪研究[J]. 中国社会科学, 2012(12):82-102.

[2]李树, 陈刚. 幸福的就业效应——对幸福感、就业和隐性再就业的经验研究[J]. 经济研究, 2015(3):62-74.

[3]申云, 贾晋. 收入差距、社会资本与幸福感的经验研究[J]. 公共管理学报, 2016(3):100-110.

[4]魏江, 权予衡. “创二代”创业动机、环境与创业幸福感的实证研究[J]. 管理学报, 2014, 11(9):1349.

[5]陆园园, 张红娟. 中国创业问题研究文献回顾[J]. 管理世界,2009(6):158-167.

[6]杨胜利, 谢超. 就业质量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分析研究——基于CGSS 2010的实证分析[J].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15(6):50-57.

[7]周绍杰, 王洪川, 苏杨. 中国人如何能有更高水平的幸福感——基于中国民生指数调查[J]. 管理世界, 2015, 261(06):15-28.

[8]王慕文, 卢二坡. 创业提高了劳动者的幸福感吗?——基于倾向得分匹配的实证研究[J]. 兰州财经大学学报, 2017(05):36-46.

[9]于晓宇, 孟晓彤, 蔡莉等. 创业与幸福感:研究综述与未来展望[J].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8, 474(08):31-45.

[10]马良, 蔡晓陈. 创业与主观幸福感——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J]. 浙江社会科学, 2018, 262(06):42-52 157.

[11]陈聪, 高建, 李纪珍. 创业者幸福吗?创业动机影响创业者心理幸福感的实证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8(3):144-152.

[12]庞洪伟, 巩艳红. 幸福感对城镇居民就业、创业能力的影响[J]. 经济问题探索,2017(10):53-61.

[13]曲兆鹏, 郭四维.户籍与创业:城乡居民自我雇佣的差异研究——来自CGSS2008的证据[J].中国经济问题,2017(06):74-88.

[14]吴一平, 王健.制度环境、政治网络与创业:来自转型国家的证据[J]. 经济研究,2015(8):45-57.

[15]尹志超, 宋全云, 吴雨,等. 金融知识、创业决策和创业动机[J]. 管理世界, 2015(1):87-98.

[16]沈艺,周箴.管理者的工作压力与职业幸福感:自我效能感和恢复体验的作用[J].南京社会科学,2016(9):24-30.

[17]秦文, 郭强. 转型期我国公众精神生活的碎片化特征及整合路径——基于“现阶段社会公众精神生活水平调查”数据的分析[J]. 学习与实践, 2014(1):121-127.

[18]马光荣, 杨恩艳. 社会网络、非正规金融与创业[J]. 经济研究,2011(3):83-94.

[19]罗明忠, 陈明. 人格特质、创业学习与农民创业绩效[J]. 中国农村经济, 2014(10):62-75.

[20]盖庆恩, 朱喜, 史清华. 财富对创业的异质性影响——基于三省农户的实证分析[J]. 财经研究, 2013(5):134-144.

[21]Larsson J P , Thulin P .Independent by necessity? The life satisfaction of necessity and opportunityentrepreneurs in 70 countries[J]. Small Business Economics, 2018.

[22]Przepiorka, Aneta M .Psychological Determinants of Entrepreneurial Success andLife-Satisfaction[J]. Current Psychology, 2017, 36(2):304-315.

[23]Brcena-Martn, Elena,Corts-Aguilar, Alexandra, Moro-Egido A I . Social Comparisons on SubjectiveWell-Being: The Role of Social and Cultural Capital[J]. Journal of HappinessStudies, 2016.

[25]Delima V , Pushpakaran K . AStudy on the Factors of Job Satisfaction Among Entrepreneurs of Small andMedium Enterprises in the Batticaloa District[J]. 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Publishing, 2016.

[26]Castellani F ,Lora E . Is Entrepreneurship a Channel ofSocial Mobility in Latin America?[J]. Idb Publications,2013,51(2):179-194.

[27]Han L, Hare D. The link betweencredit markets and self-employment choice among households in rural China[J].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 2013(26):52-64.

[28]DJ Cooper and KJ Saral.“Entrepreneurship and Team Participation: An Experimental Study”[J].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2013,59(4):126~140.Uy M A ,Foo M D ,Song Z . Joint effects of prior start-upexperience and coping strategies on entrepreneurs’ psychologicalwell-being[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13, 28(5):583-597.

[29]Wang, Shing-Yi. CreditConstraints, Job Mobility, and Entrepreneurship: Evidence from a PropertyReform in China[J].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2012, 94(2):532-551.

[30]Carree M A ,Verheul I . What Makes Entrepreneurs Happy?Determinants of Satisfaction Among Founders[J]. 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2012, 13(2):371-387.

[31]Hahn V C ,Frese M , Binnewies C , et al. Happy and Proactive? The Role of Hedonic and EudaimonicWell-Being in Business Owners' Personal Initiative[J]. Entrepreneurship:Theory and Practice, 2012, 36(1):97-114.

[32]Schjoedt L . Entrepreneurial jobcharacteristics: an examination of their effect on entrepreneurialsatisfaction[J].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mp; Practice, 2010, 33(3):619-644.

[33]Iacobucci D.“Mediation Analysis and Categorical Variables: The Final Frontier” [J]. Journal of Consumer Psychology,2012,4(4):582~594.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