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困境与应对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2022-08-14 09:46:20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选择到城市务工,使得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增加,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学习问题、教育问题、健康问题逐渐突出,通过初步调查发现一些留守儿童在学习上自觉性差、纪律不强,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主动性不高,成绩不理想,所以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亟待解决。本论文以“农村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获取留守儿童的学习目的、学习兴趣、学习时间、学习成绩、学习努力程度、学习精力集中程度等知识教育指数数据。以这些数据为研究基础,从微观个体层面出发,研究各类因素对留守儿童学习带来的影响,其中重点考虑学校层面、政府层面、学生层面、家长层面等因素。本项目旨在关注儿童面对家庭环境变化适应的过程和更广泛的情景性因素,对于深入、真实地了解农村留守儿童,提供针对性强、有效的建议和对策,找出主要存在的问题及成因,为以后学校建立留守儿童档案等工作奠定基础。通过课题研究,给当地教师提供一些借鉴,使其更好的为以后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奠定基础。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该论题的研究内容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引言(一)农村留守儿童发展现状(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

二、文献综述(一)留守儿童问题概述(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分析(三)总结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段成荣(2005)提出我国留守儿童基本状况主要是规模巨大,已经形成一个需要予以高度重视的群体。其次是留守儿童主要分布集中于农村地区和发展较差、较落后的城镇地区。这些留守儿童大多不与父母生活在一起,在成长的过程中缺失了来自父母的关爱,可能会产生不利于成长的影响,故需要通过更多的研究和关注,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冯会芹(2020)提出留守儿童主要存在心理、生理和学习方面的问题。缺少父母的陪伴和隔代不正确的教育方式是产生心理和生理问题的主要原因。而学习方面,由于缺少家长的监护,大多数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普遍低下,甚至难以保障九年义务教育。学习问题主要体现在作业完成的质量和考试成绩等方面,与我们的研究方向相近。

黄宝中(2008)认为我国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问题分为以下五种情况:隔代监护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上代监护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同代监护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母亲或父亲单方作为监护人的家庭和自我监护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这五种情况是现在农村留守儿童中比较常见的情况,针对不同的情况会产生不同的问题,也需要不同方面的关注和帮助。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首先,了解本论题的研究状况,形成文综述和开题报告。其次,进一步搜集阅读

资料并且研读文本,做好相关的记录,形成论题提纲。第三,深入研究,写成初

稿。最后,反复修改,完成定稿。2020年11月20日前——完成选题工作,2020年12月11日前——完成开题工作,2021年3月19日前——完成初稿和中期检查工作,2021年5月14日前——完成论文修改、定稿、外文文献翻译工作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冯会芹.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新西部,2020(05):21 4.

[2]冯倩.悬浮的孤岛: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危机及对策研究[J].教育评论,2018(12):43-46.

[3]范先佐,郭清扬.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回顾与反思[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2(01):55-64.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