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进程中江苏地区失地农民收益分析——以徐州宿迁扬州三地为例开题报告

 2022-08-20 19:54:35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宏观上,中国共产党十八次三中全会中通过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该文件指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而失地农民作为中国城镇化进程中涌现出的一批农民群体,妥善地补偿并安置他们便成为了全面深化改革中必须面对的严峻问题。

微观上,土地是农民的根本,是基本的生产要素,为农民提供了最可靠同时也是近乎唯一的收入来源。而随着中国城镇化进度的推进,国家需要大量的非农用地,由此征用农民土地,由此而突出了一个尖锐的矛盾:在正常的农村劳动力转移进程中,根据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向资本密集的城市转移。在现实中,则体现为农业人口的非农收入逐步提高,农村青壮劳动力在城市中寻求工作机会并逐渐转变为市民。而在国家征用农民土地的情况下,农民一下子失去了赖以为生的土地,一方面失去了以往的收入来源,另一方面缺乏足够的生存技能成为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市民在城市中生活。由此产生了失地农民这一群体并造成了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影响社会稳定。而现行的征地补偿政策为#8220;产值倍数法#8221;,即给予失地农民6至10倍于土地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土地补偿费,给予4至6倍的安置补助费。而这一政策在现实中不尽合理,一方面是对具体补偿数额的质疑,一刀切的补偿标准往往高估或者低估土地价值,另一方面是补偿没有考虑到农民的长期生存问题,无法给农民提供长期的生存保障。因此研究、计算、比较失地农民在征地过程中的收益,可以给失地农民的补偿提供建设性的对策,有利于解决失地农民的尖锐问题并妥善补偿、安置这一群体。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研究江苏南部地区(南京、镇江、苏州、常州、无锡五市,经济发达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且城镇化率较高,超过70%,有重要借鉴意义)由于城镇化进程导致的失地农民群体的各方面收益,包括直接的经济补偿、拆迁安置、(可能的)就业指导、心理安抚和社会保障等。

拟解决的问题:给出合理的统计失地农民收益的口径、预测未失地情况下特定地区农民的正常收益、比较理想的补偿措施与实际情况,给出现实建议

写作提纲:论文包括目录、导言、文献综述、理论基础、实证部分、结论等部分。论文目录是整篇文章的骨干与提炼,包括了导言、文献综述、正文、参考文献等,其中正文要逐条理出论文正文的枝节脉络,清晰而有条理地陈列。导言讲主要阐述当前失地农民的社会现象,指出安置失地农民的重要意义,并引出当前背景下在对失地农民群体的补偿与安置上存在的弊端,即阐明论文写作的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主要总结前人研究结论,包括失地农民群体的生活现状、当前征地补偿制度的现状与缺陷、对失地农民补偿标准的研究、失地农民群体的物质与精神诉求、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等等,综合多家观点,引出论文要研究的方向。论文的正文包括理论基础和实证部分,理论基础主要结合效用等理论给出理论模型,实证部分结合理论模型,搜集多方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并给出计量分析的结果。结论部分主要是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给出符合实际的政策建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我国有着庞大的失地农民群体,累计的失地农民可能已达4000万-5000万。而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和现存征地补偿制度的不合理,使得失地农民的权益不能从根本上得到保护。由于农民一般都靠土地生存,没有过多的技能,一旦失地就很难适应城市的生活,多数处于既失地又失业的境况,生活面临困难。因此,我们应当重视解决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问题。而在解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具体实践中,综合来看,江苏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范本;同时,其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有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对江苏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情况的考察,以及对江苏内部不同社会保障方式的分析、效果评估与对比,将有利于我国进一步提高失地农民的福利水平,使他们也能够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张希兰,2013)

在物质补偿方面,征地补偿制度设计不科学,征地补偿对象利益交织,征地补偿方式与被征土地在功能上不具有替代性、补偿标准难以遵循等价原则,不能保证农民被征地后生活水平不下降,同时这一政策难以得到有效贯彻并且补偿标准调整迟滞(林其玲,2009)同时,一种观点是要尝试建立连续性补偿机制,改变现行的一次性补偿手段。例如从土地征收后的经营性收益中拿出一部分作为红利或者直接分配给失地农民,这样有助于减少社会矛盾。在建立连续性补偿机制的基础上,要建立失地农民市民化后的最低生活保障机制,将其纳入到城市居民社会保障体系中去。(林乐芬,2009)另一种视角是公式化的补偿标准,即用公式表示征地补偿的标准:LCS=LPV αw0 TE,其中,LCS代表征地补偿标准,TE代表对失地农民培训的费用(陈波翀,2004)

在精神层面,被动城市化群体在城市适应性与现代性获得过程中自我认同失调,自我认同无法达到内部的一致性,于此相同的还有流动农民的认同失调。被动城市化群体在城市适应性和现代型获得过程中的社会参照系具有特定的实践性特征,有相对的剥夺感,与城市市民有尖锐对立(张海波,2014)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10.26 至 2022.10.31 论文的部署阶段:学院组织学生会议,具体安排了毕业论文的各方面工作安排和时间节点,多次强调了毕业论文的重要性

2022.11.01 至 2022.11.30 学生确认提交选题并由导师确认:导师组织学生开会,讨论了论文开题的各项要点,给出建议,并由我们在教务网上提交选题,审核修改。

2022.12.01 至 2022.01.18 学生撰写并提交开题报告并由导师审核:之前组内各成员与老师建立了线上的交流群,老师给出开题报告的各项要求,撰写开题报告后提交到教务网,由老师审核并多次修改后通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郑涛.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利益诉求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2013

2.尹奇.基于森的功能和能力福利理论的失地农民福利水平评价[J].中国土地科学.2010

3.陈波翀.征地补偿标准的经济学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04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