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结构 、信贷行为与城市商业银行开题报告

 2022-08-01 20:35:33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在上世纪90年代分散地方金融风险的背景下,中国城市商业银行在城市信用社的基础上组建成立。城市商业银行作为各地银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完善多层次金融体系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其设立之初主要是为了服务当地居民、支持地区性中小企业以及当地经济建设。1995年至2006年是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初始发展阶段,2006年至今是城市商业商业银行的创新突破阶段,虽然经历25年的发展城市商业银行规模不断扩大,但城市商业银行与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相比在经营绩效方面仍存在比较大的差距,这与其内部公司治理有关。在城市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中普遍存在政府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过高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其资金的流向,使市场化运作机制难以实现,也易对其经营绩效产生负面影响。

现阶段我国经济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LPR利率机制的改革完善等外部金融环境的变化也给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银行传统的依靠存贷利差的盈利模式已不可持续,城商行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抉择,需要其不断做出尝试,改善其地方政府“一股独大”的问题,优化股权结构,提高经营效率和降低信贷风险,从而对其整个经营绩效产生积极影响。

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的重要内容,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是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的基础,而有效制衡的股权结构有利于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提升。目前对大型商业银行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的研究很多,以城商行为研究对象的较少。同时,大部分文献研究主要是关于直接研究股权结构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产生的影响。因此,本文考虑引入信贷行为这个中介变量,依据股权结构—信贷行为—城商行经营绩效的影响路径来分析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就如何优化股权机构提出相应建议,以期完善作用机制方面的研究理论并对我国城商行股权结构的发展和经营绩效的提升有所裨益。这对城商行推动地方经济繁荣,更好地服务当地居民和中小微企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研究内容

在现有研究中,对城市商业银行股权结构与信贷行为、经营绩效的实证分析并不多见,在有关股权结构的研究中多从理论方面进行讨论,本文从股权集中度和股权性质两个角度实证检验股权结构对城市商业银行信贷行为和经营绩效的影响。本文通过梳理股权结构和银行经营绩效的相关理论先从理论层面分析其影响作用:在描述我国城商行股权结构和经营情况的基础上,以信贷行为为切入点,分析其具体作用机制。随后,运用样本数据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实证分析城市商业银行股权结构、信贷行为对经营绩效的影响,梳理三者之间的联系,采用定性分析结合定量分析、理论结合实证等一系列方法,对我国城商行如何影响综合绩效及影响效果进行深入研究。最后根据我国城商行发展现状和实证结果,提出主要结论,并为城市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的改制和经营绩效的提升提供相关的政策建议。

二、拟解决的问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股权结构、信贷行为与绩效研究

股权结构作为公司治理的基础,在我国的城商行股权结构具有明显的政府直接控股或通过“一致行动人”参股的特点(赵尚梅等,2012),是影响城市商业银行信贷行为和综合经营绩效的重要因素(祝继高,2012)。通过梳理国内外己有文献可看出,国内外对银行股权结构对绩效影响的研究较多,体系也较完整。在股权性质方面,地方政府控股是研究的关键,主要有'发展观'和'政治观'。大部分观点认为,政府控股会左右银行贷款的利率和投放方向,并且在金融系统越不善的发展中国家,政府控股银行占整个银行业的比重就越大(La Porta.,2002)。“发展观”,即政府会支持当地银行发展,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曹廷求等(2006)利用前沿分析法进行实证检验认为政府股东有明显降低银行风险的效果,发展观点对中小规模的银行更有解释力。黄建军(2010)认为通过政府干预有助于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具体的,国有股权对于中小银行绩效的影响可能呈现出'左化右高'的U型关系(高正平、李简仪,2010)。因此,政府持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分散银行的风险,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政府控股银行能够显著降低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进而提升银行的稳定性,给银行带来正面影响(周开国、邓月,2016)。

与“发展观”认为政府控股对银行绩效产生积极作用不同,“政治观”侧重于强调府利用行政权力使银行为其政绩服务,或者通过行使特权为自身谋取利益,因而政府持股会降低银行绩效。一方面,政府产权主导的商业银行基于其国有化背景,具有较髙的风险承担冲动,信贷行为更具扩张性。Jia(2009)研究发现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比国有银行信贷经营行为更加谨慎。另一方面,政府产权主导银行的信贷决策往往带有更强的政治目标,lannotta等(2013)的研究结果证实了国有银行的行为有更强的政策意图;何贤杰等(2008)发现“政治性”贷款使国有银行信贷行为出现异化,而对于非政治性贷款银行的信贷行为可以根据风险进行调整。政治干预使得商业银行无法按照市场化原则配置信贷资源,信贷业务的经营受到制约,银行的绩效水平也将受到不利影响。Berger等(2005)和Micco等(2007)研究发现国有银行的经营业绩比私有银行更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本文的研究计划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确定研究方向和题目,收集资料、阅读文献、完成开题报告。

第二阶段:阅读大量文献及资料,选取有用的信息,完成正文当中理论部分的撰写。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宋士云,宋博.中国城市商业银行改革的历史考察[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6(02):6-14.

[2]杨悦之. 城市商业银行股权结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7.

[3]周开国,邓月.政府控股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基于国际银行业的证据[J].国际金融研究,2016(09):51-62.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