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影响研究开题报告

 2022-08-13 14:31:0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影子银行是一种在商业银行体系信贷之外的非银行金融活动,是通过资产创造负债的会计手段创造信用货币所形成的。是游离在传统银行之外的具备完整信用转换、期限转换和流动性转换功能的金融业务。目前学者普遍认为影子银行的广泛发展导致了美国的次贷危机。影子银行是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宏观经济有重要的影响,与商业银行息息相关,是通过运用不同流动性的资金的期限错配参与到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创造中的。

当今世界欧美等相关发达国家影子银行业务发展历史悠久,较为成熟。我国影子银行业务直到2008年才真正发展起来。相比之下,我国影子银行发展不够成熟,结构单一,但由于我国金融市场体系的不断发展,影子银行业务发展势头强劲,仍会带来巨大的风险。

影子银行在为金融创新、拓展中小家庭投资渠道、小微企业融资渠道等方面都发挥了显著的作用;但影子银行,尤其是商业银行的内部影子业务具有界定模糊、透明度低、监管难以覆盖、期限错配时间较长等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其背后所带来巨大的金融风险。流动性是商业银行赖以生存的基础,一旦出现流动性问题,产生流动性风险,将会放大整个行业的流动性风险,危及整个银行业甚至是整个金融体系。因此,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必须得到高度关注,必须重视对其风险的防范。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1)研究内容:

本文在借鉴了多位专家学者的著作和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自身课题要求,对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影响进行研究。首先,先对影子银行以及商业银行流动性进行理论的学习,了解两者的概念和具体内容。然后,了解该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对现有的影子银行相关理论以及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以及二者之间的联系进行理论汇总。之后,在进行充分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选取案例或者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建立模型,先对传统的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进行分析,在加入运用影子银行业务后,研究商业银行流动性变化。最后,通过整合多方面的因素,完善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影响过程的理论体系。从银行内部资本结构、监管创新和流动性风险防范三个方面,给出研究结论以及相关政策建议。

具体来看,本文的主要内容阐述如下: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影子银行的高杠杆与期限错配被媒体喻为“刀尖上起舞”。高立江(2019)指出影子银行不断加杠杆,金融部门杠杆率增长较快,风险正在不断的扩大。陈思(2018)发现我国对影子银行相关的法律建设具有滞后性,监管制度存在漏洞。金融监管体制不够完善,金融监管机构协调合作不及时,金融监管自身风险监管意识较为薄弱。马德功等(2019)提出应将影子银行活动曝光于阳光下, 从而方便对其监控,文伟扬(2015)等关注了影子银行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认为中国的影子银行对经济发展呈双面性,既弥补了中小企业的信贷缺口,又带来了内部金融风险。潘莉莉(2018)等人认为银行影子规模的增长对宏观流动性和银行体系流动性指标具有负面效应,对货币市场流动性具有正面效果。关旭敏(2018)等则转向了微观层面的研究,从风险角度分析影子业务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的负面影响。李建军和韩珣(2019)选取了近十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进行研究,发现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会增加经营风险,如果企业融资约束程度较高、公司治理较差,运用影子银行会显著的影响经营风险。刘向华和黄蓓琳(2019)建立GARCH-t-Copula-CoVaR模型来研究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的风险溢出效应,发现各商业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都不错,不需要运用影子银行。任康钰和高才淇(2019)通过数据分析,得出影子银行负面影响了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在影子银行的正面效应上,陈昌健和刘义圣(2019)发现影子银行短期在利率双轨的背景下能够促进宏观经济,有助于我国由利率双轨制走向利率市场化单轨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11.14 完成选题;

2022.11.15-2022.11.29对相关文献收集整理归纳,确定调研提纲,完成开题报告;

2022.11.30-2022.3.15 撰写、提交论文初稿,中期检查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Berger,AN. Bouwman ,CHS. Bank Liquidity Creation[J].The Review of FinancialStudies,22(9),pp:3779-3837.

[2]Diamond,Douglas.W,Rajan,RaghuramG.Liquidity Risk,Liquidity Creation, andFinancial Fragility: A Theory of Banking [J].Journal of PoliticalEconomic,2001,109(2):287-327.

[3]EHLERS T,STEVEN K,FENG Z. Mapping shadow banking in China : Structure anddynamics[J].BIS Working Papers,2018(12):54.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