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年龄结构对资本市场发展的影响——宏观事实与微观证据开题报告

 2022-08-13 14:31:06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人口结构,是指把人口总体区分为各个组成部分。根据人口的不同特征,可划分为三大类:人口自然构成、地域构成以及社会构成。而谈到人口结构对于资本市场的影响时,人口自然构成中的年龄构成无疑是对资本市场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未来前景影响最大的。

中国自2020年就已经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目前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据国家统计局调查结果显示,2018年末,我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重已达到11.9%,老龄化问题严重。根据联合国发布的《老龄问题行动报告》,2000年-2050年这个区间老年人口比率预计增长1倍,由10%增至21%,预计到2050年老年人数量超过年轻人数量。由此可见,应对已经预见并且即将到来的老龄化人口结构对资本市场带来的影响是一项重要的命题。

本文通过研究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所带来的资本市场发展趋势、交易结构以及金融创新等方面的变化。对于我国应对资本市场迅速发展与老龄化问题迫在眉睫的窘境有不言而喻的意义。本文将从如下角度来论述老龄化人口结构对资本市场的影响以:第一、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是否会导致资本市场发展的活力受到限制?具体而言是对资产的价格影响是怎样的?第二、老龄化的趋势意味着资本市场上的参与者平均年龄势必会随之上升,由“风险偏好的生命周期理论”可知(2016,孙敏),年龄更大的市场参与者更倾向于低风险低收益的金融资产,那么老龄化人口结构是否意味着资本市场的交易结构发生失衡?具体而言是股票、债券以及保值性、增殖性资产结构是否失衡?第三、随着老年人的数量不断增多,资本市场是否会自身进行完善,创造出更多的适合老年人偏好的金融资产?具体而言是上市公司是否为了占比更大的老龄人口利用“顾客效应”,改变自身的股利政策来迎合占比更大的市场参与者?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探究人口老龄化结构的深化对资本市场价格的影响、老年人人口比率的上升对资本市场交易工具的机构的影响,以及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对资本市场主体之一的商业银行以及上市公司所提供的金融产品的种类的影响。

本文将通过研究近年来中国老龄化的发展趋势结合资本市场价格变化趋势进行对比,探究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并进一步的研究老龄化程度对资本市场股票与债券交易结构以及保值性与增值性金融产品交易结构的影响,老龄化程度对商业银行和上市公司发行的创新型金融产品的影响来综合反映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对资本市场发展的影响。

全文结构:引言、文献综述、老龄化现状分析、资本市场现状分析、对比及理论研究、建立模型实证分析、提出结论和建议。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首先关于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研究,自人口老龄化的概念提出,人口老龄化在全球引起重视,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截至2011年末,中国65岁及以上老人已达1.23亿,人口老龄化率达到9.13%,超过欧洲老龄人口总和,成为当前老年人口规模最大的国家(邬沧萍、王琳、苗瑞凤,2003)。中国的老龄化过程是由于特有的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而提前催生的,也就是说,中国在经济发展水平尚较低的情况下,实现了人口转变过程,过早地迎来了人口老龄化,产生了其他国家未曾遇到的问题,构成特殊的政策挑战。人口老龄化引起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其中“未富先老( getting old before being rich) ”( 蔡昉、王美艳,2006; 马瀛通,2007),或者“老龄化的经济衰退” ( 李兵、保尔 S. 黑威特,2003)成为热点的研究对象。

其次是关于人口老龄化对资产价格的研究,通过养老金与资本市场关系的研究,介绍了资本市场对养老金发展的传导路径,最后总结出了人口老龄化影响机制里面的资产格崩溃效应与要素价格效应(易海,2013 )。Poterba C 2001)构建了一个理论模型:主要用来解释资本价格变化和人口年龄结构关系。该模型假定社会人口划分为2种,“老年人口’,和“青年人口”;年轻人口为Ny年轻的劳动力人口通过就业获得财富,储蓄率为So资本的供给是不变的,设为K,资本的每个单位价格为P,得到以下关系式:

P*K=Ny*s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论文撰写计划:

1、2022年12月1日-2022年12月30日,完成最基础的计划和资料搜集,撰写开题报告;

2、2022年1月1日-2022年1月31日,大量搜索相关文献进行阅读研究,积极搜寻相关金融热点并提交详细论文提纲,等待指导老师意见;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 Lusardi, A., and Mitchell, O. S.The Economic Importance of Financial Literacy: Theory and Evidence[J]. Journalof Economic Literature, 2014, 52(1): 5-44.

[2] Letkiewicz, J. C., Fox, J. J.Conscientiousness, Financial Literacy, and Asset Accumulation of YoungAdults[J]. Journal of Consumer Affairs, 2014, 48(2): 274-300.

[3]Hastings, J. S., andTejeda–Ashton, L. Financial Literacy, Information, and Demand Elasticity:Survey and Experimental Evidence from Mexico[J]. NBER Working Paper, 2008, No.14538.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