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对家庭储蓄率的影响研究开题报告

 2022-08-13 14:31:18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21世纪以来,我国储蓄率居高不下的问题日益突岀,研究数据表明中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储蓄率要高于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高储蓄、低消费的特点导致中国的经济增长长期依靠投资和出口的拉动,这不仅增加了经济运行的内在不稳定性,而且还可能带来一系列深层次问题。

高储蓄率意味着我国居民储蓄过多、边际消费倾向不足。在商品经济较发达阶段居民仍选择储蓄而不是消费,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居民有较高的预防性储蓄需求,而为养老而储蓄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另外,目前对于居民储蓄率的研究绝大多数的学者是从宏观层面展开的,然而,考虑到中国独有的文化背景,家庭间的纽带情节导致了在经济活动中多以微观家庭为单位,大多数的家庭收入与消费都是依据整个家庭状况统一进行安排,同时当前经济政策中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主体主要还是家庭居民,因此家庭储蓄率在整个储蓄体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故本文从养老角度研究分析养老计划对家庭储蓄率的影响。

本文将从生命周期理论、持久收入理论、预防性储蓄理论等多个方面进行探索, 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采用文献研究法、理论分析、实证分析等方法,力图得到全面客观、科学合理的分析成果。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的研究内容包括影响养老计划的因素及这些影响因素对家庭储蓄率的影响,从而研究分析养老计划对家庭储蓄率的影响。其中影响养老计划的因素分别从个人和社会角度进行分析,个人角度拟选择年龄、受教育情况、是否有养老保险、家庭资产(包括收入情况等)、家庭结构(包括成员分布、婚姻情况、流动劳动力等)、健康状况(包括预期寿命等)等;社会角度拟选择退休年龄、老龄化程度等。

本文在理论依据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养老保险、家庭资产、家庭结构等影响养老计划的因素对家庭储蓄率的影响。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储蓄率的测算以及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通过对微观调查数据进行反复的回归测算以及大量的实证检验,最终得出有效的分析结果。

写作提纲:文章大致分为引言和文献综述、现状分析、理论分析、实证研究、结论这几个方面。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Bosworth et al.(1991)搜集整理了49个国家宏观数据研究发现当期收入水平与储蓄率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影响,不少学者在进行跨国研究时同样证实了收入水平对于居民储蓄的增长效应显著(Carrolland Weil,1994;Edwards,1995;Schmidt-Hebbel and Serven,2000)。Thurow(1969)最早采用了美国的微观数据进行研究,发现劳动者在整个工作周期中的收入和消费均成倒U型,但是Browningand Ejrnaes(2009)在其研究中将教育子女的年龄和数量加入到模型中,发现原本的倒U型特征不存在了。LCH认为老人在退休以后会出现负储蓄的行为,然而大量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老人在退休后依旧进行着正储蓄(Deatonand Paxson, 1994)O Davies (1981)对这种现象进行研究发现,主要的原因是存在着实际寿命超过预期寿命的风险,老人们不得已进行储蓄。同时,受LCH的影响老人退休后的消费行为有所改变,支出水平会下降1% (Banks et al., 1998)。预防性储蓄也是家庭储蓄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Carroll(1994)使用美国收入动态的分组统计数据和消费者支岀统计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当期消费受未来不确定性的收入影响,当不确定收入增加时,消费水平将会下降。此外,国外的学者也从社会保障角度进行研究,Dicks-Mireauxand King(1982)使用加拿大的截面数据进行研究认为养老金财富显著降低家庭储蓄率。

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经历了较短的阶段,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的金融发展水平滞后,金融产品少,居民的金融观念不强,因此在万广华等(2001)的研究中认为流动性约束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中国居民的高储蓄率成因。此外,中国崇尚节俭的传统文化和消费观念,这种明显的差异化文化因素导致了我国的高储蓄现象的形成,但这种很强持续性的文化因素却无法解释2000年以来我国居民储蓄率快速上升的原因(叶海云,2000;杭 斌,2009;程令国、张晔,2011等)。于学军(1995)认为,一般情况下老年人口的收入水平和储蓄水平都比较低,相反劳动力人口的储蓄水平比较高。袁志刚和宋铮(2000)认为,我国居民储蓄高是在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环境下个人做出的理性选择,是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的人口老龄化引起的。Zhangand Wan (2004)通过对我国 1961年-1998年的宏观数据考察,得出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会显著降低居民的当期消费。基于预防性储蓄理论的研究,认为我国养老金制度、医疗保险、教育改革等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显著影响了居民未来面临的不确定性,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增强从而导致储蓄率的增长(罗楚亮,2004; 易行健等,2008;何立新等,2008;周绍杰等,2009;杨汝岱、陈斌开,2009)。在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改革的背景下,何立新等(2008)通过考察发现养老金财富与居民储蓄之间有着显著的负向作用。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研究计划:

准备阶段:资料搜集整理,确定最终写作提纲;

实施阶段:研究内容归纳分析,完成论文初稿;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甘犁,赵乃宝,孙永智.收入不平等、流动性约束与中国家庭储蓄率[J].经济研究,2018,53(12):34-50.

[2]顾思蒋,夏庆杰.中国城镇家庭储蓄行为研究:1995-2013[J].劳动经济研究,2018,6(05):42-81.

[3]刘璨,凌晨,邹红.延迟退休政策宣告与城镇家庭储蓄率变动[J].财贸经济,2019,40(04):130-145.

[4]李军,刘生龙.中国家庭储蓄率决定机制的数理分析与实证检验——对中国高储蓄率之谜的一种解释[J].学术研究,2014(10):61-69 159.

[5]刘雯,杭斌.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城镇居民储蓄行为研究[J].统计研究,2013,30(12):77-82.

[6]王树.老龄化、二次人口红利与家庭储蓄率[J].社会科学文摘,2020(12):14-16.

[7]王尚. 降低劳动力流动对家庭储蓄率的影响[N]. 中国人口报,2020-08-13(003).

[8]夏庆杰,顾思蒋.中国中老年家庭储蓄行为影响因素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018(07):79-88 282.

[9]徐莹敏. 中国家庭储蓄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D].暨南大学,2015.

[10]易行健,盛威,杨碧云.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家庭储蓄率的决定因素——基于城镇住户调查数据的实证检验[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5,37(05):25-38.

[11]尹志超,严雨.保险对中国家庭储蓄率的影响[J].经济科学,2020(05):99-110.

[12]袁志刚,张冰莹.养老体系、家庭资产需求与金融结构研究[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62(04):148-158.

[13]章元,王驹飞.预期寿命延长与中国城镇居民的高储蓄率——来自地级市城镇家庭的证据[J].中国人口科学,2019(02):16-26 126.

[14]章元,王驹飞,沈可.预期寿命延长与农村居民储蓄率——基于CHIP2013农户样本的研究[J].学术研究,2019(07):64-70 177-178.

[15]赵政轩. 人口老龄化、外出务工与家庭储蓄率[D].河南大学,2019.

[16]Bosworth B, Burtless G, Sabelhaus J, et al.The decline in saving: Evidence from household surveys [J]. Brookings Paperson Economic Activity, 1991: 183-256.

[17]Browning M, Lusardi A. Household saving:Micro theories and micro facts [J].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1996:1797-1855.

[18]Deaton A. Understanding consumption[M]. Oxford:Clarendon Press, 1992.

[19]Dynan K E, Skinner J, Zeldes S P. Do the richsave more?[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2004, 112(2): 397-444.

[20]Gupta K L. Personal saving in developingnations: Further evidence [J]. Economic Record, 1970, 46(2): 243-249.

[21]Horioka C Y, Wan J. The determinants ofhousehold saving in China: a dynamic panel analysis of provincial data[J].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 2007, 39(8): 2077-2096.

[22]Koskela E, Viren M. Social security andhousehold saving in an international cross section[J]. The American EconomicReview, 1983: 212-217.

[23]Modigliani F, Cao S L. The Chinese saving puzzleand the life-cycle hypothesis [J].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2004:145-170.

[24]Snyder D W. Econometric studies of householdsaving behaviour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 survey [J]. The journal ofdevelopment studies, 1974, 10(2): 139-153.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