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银行拓展中间业务的对策研究开题报告

 2022-09-02 20:33:15

全文总字数:2677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广义上讲'是指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中间业务具有不占用或较少占用银行资金、成本低、风险小、收益高、范围广,产品种类多,创新空间大等特点。中间业务目前已成为大部分商业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和战略核心。

研究中间业务发展策略是农业银行经营发展现状迫切需要的,需要明确资产业务、负债业务是中间业务的基础和依托,三者相互依存、协调发展的关系中间业务可以为商业银行带来联动效益,能够加深银行与客户之间的利益关系,对银行的经营发展起到巩固的作用。农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存在着很多问题有待解决,通过分析自身问题有助于农业银行中间业务稳健发展。找寻适应本行特色的中间业务发展策略,有助于本行发展中间业务,在改善经营结构、促进效益增长方面起到积极现实的意义。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一、研究内容

基于农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从农业银行的中间业务的发展历程,从各个方面出发,如历史数据、产品研发创新力度、营销工作、业务收费、业务监管和管理考核机制等多个方面来研究农业银行在拓展中间业务上的不足。接下来再通过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和国内最先进的商业银行对比研究,分析出农业银行在发展中间业务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符合农业银行实际的措施与建议。

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 中间业务收入占比较低,农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比较低,且多以简单的手续费收入为主,发展结构不均衡。

2. 产品数量少,层次低,产品的研发创新力度和能力不足,产品也不够丰富、新颖,特色不够,缺少高知识含量以及高收益的中间业务,没有满足市场的需要。

3. 公司机构类中间业务差距明显,农行在中间业务的发展起步很晚,业务基础薄弱,在公司类等新兴中间业务的收人上还是和同业存在较大的差距,实现收入创收贡献率落后于同业水平。

4. 综合营销能力不高,营销宣传能力不足,导致群众对本银行的产品认知不足。缺乏系统、全面的营销体系。

三、写作提纲

第一部分,介绍和讨论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命题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第二部分,介绍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概念、分类。说明中间业务的发展理论,在现代商业银行里的优势和特点以及发展的必要性。为本位奠定从事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三部分,研究农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历程,回顾农业银行在发展中间业务的道路上所实行的政策,分析其对发展中间业务产生的影响。

第四部分,比较农业银行与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我国先进商业银行在中间业务发展上的区别,辨其好坏,分析出农业银行在中间业务发展的不足,找出其主要问题。

第五部分,通过以上研究分析,提出农业银行在发展中间业务道路上所存在问题的有针对性的意见与措施。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国内研究现状:

李菲雅(2016)认为,简单来说,大型上市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着力点为逐渐实现全牌照经营,而中小型银行则应该着眼于零售银行,积极开拓新兴中间业务,并开发新型客户。

唐浩(2015)认为,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处于基础发展阶段,具有极高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但由于我国现阶段商业银行在中间业务发展中存在的漏洞和不足,致使我国的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受限,无法体现其在金融市场中的真正价值。

付香丽(2014)认为,中间业务发展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二中间业务增长速度普遍高于利差收入月前银行以利差为主的盈利模式将遭遇更多挑战,收入增长更多地趋向于以科技手段来实现,电子化转型步伐加快,电子银行规模不断扩大加大财富管理、资金托管等高端业务的发展势在必行。

吕苗苗(2014)认为,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对中间业务的发展普遍认识不足,没有将其当作一项主业和新的利润增长点来经营,而是把其当作存贷主营业务的伴随物。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中间业务的不断重视,中间业务已成为各家商业银行竞争的创新领域,银行业中间业务的发展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唐晓乐,冯娟(2015)认为,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准入门槛的降低,尤其是以支付宝、招财宝、余额宝、微信理财通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壮大,促使我国商业银行开始转变传统的经营理念,更加注重低成本、利润的中间业务的发展。

杨玲(2014)认为,最近几年我国金融体制不断改革,数次降息大大地缩小了商业银行存贷利差,商业银行传统业务收入空间在不断缩小,传统的资产负债业务风险也在逐渐加大,外资银行的发展也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了挑战。在这样的情势下,我国的商业银行意识到了发展中间业务的重要意义,大力开展中间业务,中间业务的品种、规模和收入齐头并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国外研究现状:

(美)约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2014)认为,Joseph Alois Schumpeter在《经济发展理论》中对中间业务发展进行了研究,主要运用了金融创新理论。针对中间业务发展因素进行分析,主要存在两个流派,一个是单因素分析流派,另一个则是多因素综合分析流派。前者的代表学者是西尔柏、尼汉斯、希克斯、凯恩以及诺斯,针对中间业务发展关系做出的分析涉及到四个层面内容,分别是金融压制、交易成本、经济制度以及监管体制,认为中间业务能够短时间内发展起来,这主要是受到上述四个层面的影响。相对比而言,多因素综合分析流派则是借助多因素综合模型来概括总结其中的发展因素,即中间业务=fT R IC C R ),这里面的多因素主要有六个,分别是技术、利率风险、管制、竞争、理性自我利益以及资本充足率。该模型针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能够做出科学模式,并得出实际发展效果。

NGUYEN J2012)认为,事实上,国外银行业及学术界并无中间业务这一概念,因此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相关研究主要体现在非利息收入与经营绩效关系的探讨上。大多数学者认为,非利息收入由于受利率变动和经济周期的影响较小,因此风险较低,从而能够比净利息收入实现更为稳定的收益。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查询大量相关资料和最新研究信息,收集并整理这些资料和信息。

通过与国内外其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对比研究,发现本行中间业务发展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措施和对策,同时借鉴国内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先进管理经验。

综合分析本行在发展策略、销售能力、内部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提出切合实际的解决问题的观点和建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