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基于火耗归公的考察开题报告

 2023-02-08 09:0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钱乃诸事之源,财政乃一国政务之源,对于政府来说它关系着自身运行的经济基础。清朝作为传承封建制度的传统封建主义国家,延续了中国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政治经济制度,同时在一定时间内,在政治与经济方面都实行高度的中央集权统治,甚至一度达到了封建集权的顶峰。但中央与地方的财权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一种动态的变化过程。这种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财权变化的制度建设过程可以为现今提供某种借鉴,因为不论是技术革新还是理论更迭,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权矛盾永远存在,在这个问题上清朝与现今有相似之处,通过对当时火耗归公事件的分析可以为我们认识中央与地方财权变化提供一种更为合理的解释,也为当今的改革提供良好的借鉴意义。

清朝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中央有力地情况下随着历史的进程而改变。清朝在王朝初期的顺治、康熙年间曾实行高度集权的政治统治,但是这种情形在雍正时期有所变化。尽管当时雍正大力推行的密折制度、建立军机处等举措都有助于强化中央及皇帝的政治集权统治,但他所推行的“火耗归公”的财政合理化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地方的财政权力,也有效地促进了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协调发展。火耗是清朝中央对于地方财政收入不足的妥协的附加税,但火耗的征收由地方掌控,过度的火耗征收无疑会影响到清朝中央的统治,所以火耗必须被中央加以控制,从私底下的无序混乱摆到明处予以法律规矩。因此,选择火耗归公这一改革来研究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切入点。

虽然已经有许多学者在关于清朝财政制度以及中央与地方关系影响这些研究领域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大多都是对于晚清的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而对于火耗归公改革时期的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研究较少,有关清代火耗归公改革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新时期新问题中央与地方财权分配改革的启示和意义的研究却还存在一些空白。因此,我选择此项课题作为研究方向,希望在学习和研究过程中以清代火耗归公改革为中心,梳理清楚中国古代封建政府中央与地方关于财权争夺的发展脉络,并尝试探讨分析财税政策制定与实施成功与否的内部和外部因素,并以此为依据,为我国今后在中央与地方税款的划分征收的政策的制定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本文试图将火耗放在清朝初期以及雍正进行火耗改革特定的历史时期进行考察。通过火耗产生后对清朝经济、财政制度影响的描述,来论述火耗的产生对于地方与中央财权的变化,并以火耗归公这一改革为中心,来论述火耗归公后造成的连锁反应,从而导致清朝地方财权增强而火耗经中央管控的局面。

本文认为火耗的产生不仅仅是清初继承了明时的火耗,更是由于清朝自身的中央集权统治以及统治初期的连续战争导致大量财政被中央收取,地方留存地方收入过少不得已而为之。对于地方征收火耗并自收自用,中央知晓并予以默认,但长此以往必然会动摇清统治者自身的统治,因此火耗必须被归公,最终导致了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出现了变化---即依旧集权的中央财政与稍微灵活的地方财政。还有一些因素在影响中央和地方财权变迁中发挥了作用,例如农本经济政策与人口不断增长的矛盾、军事国家与经济总量之间的矛盾,清代财政体制固有的缺陷以及国内经济社会形势等等,它们对清朝的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变迁都可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从20世纪30年代就有学者进行了对清朝的财政及其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进行了探讨,50-70年代研究陷入了低估中,在80年代研究再次进入了深入研究,但这些研究内容都是关于晚清的财政和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例如陈峰的《清代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调整》、杨梅的《晚清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研究—以厘金为中心》、申学锋的《清代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演变》和叶丹的《清代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关系的研究与借鉴》等等,这些论文大多以晚清这个特殊时间作为时代背景,从各种方面论述清朝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演变。其中陈锋的《清代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调整》与叶丹的《清代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关系的研究与借鉴》这两篇尤其值得关注。陈锋把清朝整个时期中央与地方财政的变化都列举出来,把清初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改变与其时代背景相联系,解释了财政变化的时代原因,认为清初统治稳固后,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就相对稳定了下来。叶丹将清朝不同的统治时期中央与地方关系划分为三种政府关系。其中清初就被分为中央集权型政府,认为当时的经济与物质状况提供了了清政府中央集权的基础,在当时为了维持统治基础,清政府会选择中央集权统治。

在专题性论文方面。曹琳《清代的火耗归公和养廉银》一文论述了清朝雍正时期火耗归公改革过程及其归公后作养廉银的用途,该文认为火耗归公改革和养廉银制度的实施缓和了清朝矛盾,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对于清朝统治是有益的。董建中的《耗羡归公的制度化进程》详细阐述了火耗归公从雍正时期的合法化到乾隆时期确立的制度化这一进程,并认为火耗从陋规变成由地方掌控的体制内附加税再到乾隆时正式纳入中央财政体系管理,在制度化后火耗与正项钱粮无有差别,火耗制度化这一进程是符合封建中央集权的发展趋势的。庞溟的《雍正朝“耗羡归公改革”:一场完美的失败》分析了耗羡归公的成功原因以及失败的根本原因,认为耗羡归公改革是适合于清朝当时面临的境况,但由于封建农业国家的经济根本情况无法改变,火耗归公改革终究还是陷入失败。由此见证了火耗归公改革的具体内容与这项政策的变迁。

在清朝财政制度方面,贾允河的《清朝钱粮亏空的财政制度根源探究》一文探究了清朝钱粮亏空的原因,从中央集权统治、官吏、税收管理、考成和亏空弥补措施五大方面来说明,探明了亏空的根源原因。张研的《从“耗羡归公”看清朝财政体系及当代“税费改革”》深刻揭露了在清朝统治者为何实行不完全财政的统治依据,即双层统治,清政府依靠地主完成对基层的统治,对应双层统治,清代的财政体系由国家财政和基层社会财政构成。国家财政是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收到的财力总和 ,基层社会财政源于基层社会组织的代表士绅阶层自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论文的研究计划

1.2022年3月18日之前,提交开题报告。

要求:查阅相关资料(以近三年核心期刊中与本选题紧密相关的文章为主,不少于15篇),将其观点概括整合成“国内外研究现状”;确定论文题目、基本研究方法(规范分析还是实证分析,及具体研究工具)和基本思路。上述内容均在开题报告中反映。开题报告需提交打印稿及电子稿。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何平:《清代赋税制度研究:1644-1840年》,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年版。

[2]《大清会典》卷二一, 《文职官之俸》

[3]李治安主编:《唐宋元明清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 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6年版, 373页。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