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全科医生首诊制的研究开题报告

 2023-01-07 10:0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选题依据和背景情况:

全科医学是20世纪60年代末在北美兴起的一门综合性临床医学学科。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经过十几年的引进、宣传、交流和研究等一系列的实践后,全科医生制度在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中的地位得到了政府的肯定,1997年1月15日在国务院发表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加快发展全科医生制度,培养全科医生,但在近几十年中全科医生发展速度缓慢,没能在我国充分发挥在卫生事业改革中的作用,2014年新医改中又再次强调了发展全科医生的目标。在我国现有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卫生资源配置不平衡,医疗卫生服务的低效率等成为了我国公共医疗卫生保健体系的重大障碍,所以为了适应现有的中国国情和公民的需要,政府必须进行医疗卫生管理制度的改革。据全世界各地的调查,仅仅只有5%左右的患者需要专科医生的治疗诊断,而90%以上的健康问题都可以用全科医生来解决。在发达国家,全科医生占医生总数的30%~50%,但我国的公民还是愿意去二级以上的大医院就诊,不愿意相信全科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这其中有一个原因是在我国全科医生的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法还有漏洞,还对全科医生的教育存在一定的偏见,只是进行短期的岗位培训,这样的培养模式是不可能培养出高素质人才的,所以现在迫在眉睫的问题是如何制订出一套适合中国国情,能培养出高素质人才的全科医生培养方案。近几年,国家政府也在积极研究全科医生的培养,卫生部于2000年颁发了《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试行)》和《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首次明确了全科医生培养定位在毕业后教育。2011年国务院新发布的《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中也阐明了:注册全科医师必须经过3年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取得合格证书,并通过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

2014年,我国的新医改也明确提出了对全科医生制度的改革,可见,我国在越来越重视全科医生的培养和全科医生制度的改革,努力让全科医生制度在中国的公共医疗卫生管理体系中得到普及。我国的全科医生制度发展缓慢的原因还有,没有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全科医生的岗位缺乏吸引力,很多优秀的卫生技术人才不愿意进入全科医生的岗位,认为这个岗位没有发展的潜力,造成了大部分优秀人才的流失,例如,在北京、上海、成都等地也存在全科医生培训生不愿意注册为全科医师的现象,部分已注册人员则因工资低、社会地位低、职业前景堪忧等原因选择转行。目前,全科医生月平均收入仅为2000元~3000元,远远低于大医院专科医生的收入。我国也还未建立全科医生首诊制。

在许多国家,除了急诊的病人,在去上级医院之前需要经过全科医生的诊治,但是我国由于我国的全科医生数量少,素质不高,业务水平低,难以承担首诊制的重任。我国也为建立首诊制,导致全科医生的普及度不高。这样一来也降低了卫生资源的利用率。总的来说,我国的全科医生制度未能建立健全,归根结底是由于全科医生培养制度不够完善,培养出的人才素质不够高;政府未建立有关的制度,使得全科医生的普及度和社会认可度不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文献综述

全科医生是全科医疗的主要执行者是高质量的初级卫生保健的最佳提供者,是健康保健系统的最佳守门人。全科医生是适应医学服务模式转变的新型医生,要具备医疗、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健康教育等学科知识并将其有机地结合起来,从面向单一病人转到面向家庭以及整个社区人群。目前,我国提出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为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关键之一就是建立可以解决居民基本医疗服务的全科医生队伍,使他们承担起守门人的责任,使大部分居民的健康问题在基层得到解决,所以我们要完善全科医生制度。

一、国外全科医生培养模式

国外全科医学(家庭医学)教育一般包括三大部分内容(1)医学生的家庭医学学科教肓。在美国、加拿大、英国等许多国家,几乎所有的医学院校都设有家庭医学教学部门,主要负责为在校本科医学生开设家庭医学课程,同时承担家庭医学住院医师训练项目的组织、指导与教学工作。家庭医学学科教育包括一些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一般在临床实习后期开设,并提供在家庭医疗诊所见习的机会。(2)家庭医学住院医师训练项目。建立全科/家庭医学住院医师训练项目的目的是培养合格的家庭医生。该项目以临床技能的训练为主,着重于培养家庭医生解决社区常见健康问题的能力,训练场所包括教学医院和社区家庭医疗诊所。(3)家庭医生的继续医学教育。根据美国家庭医疗专科委员会的规定,要获得家庭医疗专科医生证书,则必须通过严格的考试,而且这种证书的有效期只有6年。在这6年期间必须修满至少300个被认可的继续教育学分,并通过严格的笔试和病历审查,这样才能继续保留家庭医学专科医生资格。以后每6年就得重新认定(考试)一次,以保持家庭医生的学术水平和先进性。

二、国内全科医生培养模式

(1)高等医学院校全科医学知识教育。在高等医学院校设立全科医学有关的必修课和选修课,使医学生了解全科医学的思想内容及全科医生的工作任务和方式,并为将来成为全科医生或专科医生打下基础。全科医学是一个独立的医学专业,尽管从今后的发展趋势来看,对本专业的需求还会增加,但从专业性质来看,它也属专科医学,原则上应在毕业后教育中进行,不宜作为医学院校的本科专业。(2)毕业后全科医学教肓。毕业后全科医学教育是全科医学教育体系的核心,要以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为重点,使高等医学院校本科学生毕业后,,经过规范化的全科医学培训,取得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获得全科主治医师任职资格,优秀者按有关规定申请专业学位。从长远看,我国全科医师将主要通过毕业后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进行培养。(3)全科医生岗位培训。对从事或即将从事社区卫生服务的执业医生,采取脱产或半脱产的方式进行全科医生岗位培训,经省统一组织考试合格,获得全科医生岗位培训合格证书。现阶段及今后几年内,应把在职人员转型培训作为重点,以适应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迫切要求。(4)全科医生继续医学教育。对具有中级及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全科医生,按卫生部有关规定,通过多种形式,开展以学习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为内容的继续医学教育,使其适应医学科学的发展,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

三、完善全科医生制度的建议

(1)重视全科医生的教育与培训,切实提高全科医生业务素质全科医生数量不足、专业水平低下的现状只有通过建立全科医生教育制度,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才能得到解决。积极发展全科医学教育,建立全科医生培养制度,已成为我国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和一项紧迫而又长期的任务。201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等部门联合发布的《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提出,到2020年培养30万名全科医生。2011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在我国初步建立起全科医生制度,基本形成统一规范的全科医生培养模式。这些文件的颁布,为我国全科医生教育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当前,迫切需要根据全科医生岗位规范要求制订和更新全科医学教育培训大纲和教学计划,编写体现全科医学特点的系列教材。在全科医生培养方面,应该充分发挥高等医学院校的作用,转变观念,鼓励优质教育资源参与到全科医生培养中。除考虑在高等医学院校建立全科医学学科外,在医学生课程中应增加全科医学的教学内容,并在毕业后教育(研究生教育和住院医师培训)中探索建立全科医学专业学位。同时,利用综合医院的技术力量,建立服务于全科医生培养的临床教学基地,通过系统、规范的训练培养合格的全科医学人才。要特别注重培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全科医学师资队伍。通过制订相应倾斜政策,吸引一批有一线工作经验、在临床专科中达到一定水平的医生,在高等医学院校经过全科医学培训后成为师资骨干,然后采用分级培养的方式逐步向下延伸。在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尚未广泛开展的背景下,岗位培训是解决社会对全科医学人才需求的重要办法。

(2)适时实行全科医生首诊制,完善双向转诊制。

实行全科医生首诊制度并完善双向转诊制度,使全科医生可以参与病人就诊、转诊的全过程,并与专科医生规范合作,对病人进行合理分流,有利于形成上级医疗机构与全科医生所在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合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理利用卫生资源的规范体系。这种方式不但能够保证专科医生对于患者的诊疗得到完整延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持续性、综合性与协调性,目前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而且能大大减轻病人与整个社会的经济负担,有效提高各级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避免资源浪费,是解决目前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

(3)逐步建立全科医生签约制和年费制

在全科医生签约制的基础上,我国可以借鉴英国等国的经验,探索实施全科医生年费制。如居民选定全科医生并签约后,主管部门可以把部分基本卫生费用划拨到全科医生名下并由其全权负责,用于支付居民在基层医疗机构就诊、预防保健和转诊费用等。这种机制可以促使全科医生更加重视预防保健工作,有利于控制卫生总费用和对医疗卫生服务的过度利用。此外,由于全科医生决定了转诊诊疗费用的去向,因此年费制的实施也有利于改变全科医生在面对上级医疗机构时的相对不利地位。

总结评述:

由上述关于国内外全科医生培养模式的研究和比较可以发现,国外的培养模式相对于国内的模式更加的严谨,更加重视实践和考核,而国内的培养模式更加重视书本上的知识,缺少对实践的重视,对于实践的考核不严格。外国的培养模式更加细化,主要有家庭医学住院医师训练项目和家庭医生的继续医学教育。通过对全科医生机制的建议的研究,发现全科医生首诊制和双向转诊制是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最关键机制,也是推广全科医生制度的关键性措施。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设计方案和技术路线

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和对现实状况发放问卷调查来找出现在全科医生首诊制

无法在我国实行的原因,根据对问卷的数据分析,通过线性回归、因子分析等

手段,分析数据,针对问题提出自己的创新。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工作计划

项目

时间

内容

1

2022.12.30-2022.1.14

阅读文献,查阅资料,撰写开题报告。

2

2022.1.17-2022.3.10

继续深入阅读文献,进行有效信息的提取及论文研究方法的学习,撰写论文。

3

2022.3.10-2022.4.15

对初稿进行修改。

4

2022.4.15-2022五月底

对已基本成形的稿件进行更深的审查和研究。

5

2022年五月底-2022年六月底

进一步理解论文研究主题及研究意义,为答辩做准备。

5. 难点与创新点

现在已有的对全科医生培养模式的研究以及对全科医生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毕业后再教育和岗位培训的教育模式和未建立全科医生首诊制的现状。

所以论文根据这一现状,借鉴法国的教育模式,研究如何加强培训后的考核制度,并且可以考虑在中国高等医学院校中建立全科医学学科并且采用分级培养的方式。

对于全科医生机制,本文会提出如何结合中国的国情建立扶持性政策,例如考虑如何推广和建立全科医生首诊制,让患者更加相信全科医生;考虑如何完善双向转诊机制,可以建立一个系统把上级医院和全科医生等基层医疗机构联系起来,做到便于沟通与提高卫生资源利用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