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家庭代际差异的表现及成因开题报告

 2022-07-17 13:56:0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偶然在图书馆读到周晓虹教授的著作《文化反哺:变迁社会中的代际革命》,深有体会,因为笔者也正处在一个如周教授书中所述的本末倒置的亲子代际关系中。

反观当下,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社会,正处于社会加速转型时期,价值观的代际特点已越来越明显,在这一社会转型时期,代际价值观主要呈现出成年人价值观权威的弱化和失落及价值观代际多元化等两种特征。

而#8220;文化反哺#8221;是理解处在急速变迁时代中国社会代际关系的一个本土性概念,它在由全球化和社会转型所共同引发的变迁维度上理解中国社会待机关系的颠覆或倒置现象,将急速变迁时代所发生的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进行广泛文化吸收现象视为新文化传承模式。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研究内容:文化反哺是指年轻一代将知识、文化传递给他们生活在世的前辈的现象。

人类文化的发展涉及到创造与传承两大方面。

文化传承涉及一个社会如何以某种方式将社会成员共有的价值观、知识体系。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玛格丽特#183;米德,一位享誉代际研究领域的美国人类学家,早在1970年出版了《文化与承诺:一项有关代沟问题的研究》。

这本书讨论的问题直接涉及了代际间交流与对话尤其是#8220;反向社会化#8221;的可能。

作为一名人类学家,米德在《文化与承诺》从文化传递的角度出发,将整个人类文化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一、研究方法本论文将采用定性分析方法对#8220;文化反哺#8221;这一社会现象进行#8220;质#8221;的分析。

具体来说,就是运用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和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能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达到认识事物本质、揭示事物内在规律。

二、研究计划和时间安排本课题研究拟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前期准备阶段:2月份--3月份 1.查阅文献资料,完善对课题所涉及的相关理论的认识 2.制作调查问卷 3.寻找访谈对象(二)调查实施阶段:3月份--4月份 1.分发调查问卷 2.对访谈对象进行相关采访(三)资料整理阶段:4月份--5月份 1.对所收集的质性资料进行整理和记录 2.开始撰写论文初稿(四)论文完成阶段:5月份 完成论文,并进行修改和完善。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美】玛格丽特#183;米德:《文化与承诺--一项有关代沟问题的研究》,周晓虹、周怡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版,第27页。

2.孙立平:《社会转型:发展社会学的新议题》,北京:《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1期 3.费孝通:《美国人的性格》,费孝通:《美国与美国人》,北京:三联书店1985年版,第85页。

4.郑杭生,等,转型中的中国和中国的社会转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社会学研究,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5.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页 6.周晓虹:《试论当代中国青年文化的反哺意义》,南京:《青年届》1988年第1期,北京:《青年研究》1988年第11期 7.李德顺:价值观的人文本性,陈新汉、冯溪屏,现代化与价值冲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8.陈玉林:《当代中国青年文化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9.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多维视野中的社会行为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0.Mannheim,Karl,1952#8221;The Problem of Generation#8221;,In Mannheim,K.,Essays on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London:Routledgeamp;Kegan Paul,p.304. 11.Morgan,David L,1996,#8221;Focus Group#8221;,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Vol.22.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