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省域旅游竞争力动态评价开题报告

 2022-07-15 14:20:50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在全球一体化和国内区域性合作不断增强的背景下, 具有高度关联性和开放性的旅游业开始由点线旅游向板块旅游转变, 区域旅游逐渐成为中国旅游发展的主要方向。自从20世纪80年代波特提出竞争力理论之后,关于旅游竞争力的研究就成为国内外众多学者研究的重点内容。国内,有关旅游竞争力的研究起始较晚,初始于20 世纪90年代。近年来,我国中观尺度的区域旅游竞争力研究在理论和方法论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展, 研究角度推陈出新、日益丰富,研究内容亦不断完善,然而很多学者把目光集中在单一年份区域旅游业竞争力的研究上,很少运用面板数据对区域旅游业竞争力的演化进行追踪研,因而难以揭示区域旅游竞争力的演化规律特征,也难以制定针对性较强的区域旅游竞争力提升策略。因此本文尝试对区域旅游竞争力进行动态演化研究。以现有竞争力理论为基础,以旅游竞争力影响要素为依据构建旅游竞争力评价模型,选取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为研究样本,根据其统计年鉴和国民经济统计公报及问卷调查的2006至2015年相关数据资料,运用熵值法、数理统计因子分析法、SPSS软件等对省域旅游竞争力进行动态演化研究。揭示区域旅游竞争力动态演化的规律特征。为我国省域旅游竞争力的提升以及旅游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因此本选题既有理论价值,又有实践意义。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及写作大纲:

引言

一、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相关文献回顾

20世纪60年代,随着发达国家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快速发展,国内旅游需求激增,同时,以相邻国家为目的地的国际旅游得到了初步发展。在这种形势要求下,国际上相关学者开始把一般竞争力理论运用到区域旅游研究领域,研究的主要焦点是旅游资源的区域禀赋和品质,在旅游资源开发中如何通过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来扩大旅游地的吸引范围,从而提高区域旅游竞争力的问题。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旅游业进入了大发展阶段,旅游研究也迈入一个较高的层次,同时区域旅游竞争研究也得到长足的进步。首先,研究内容从单一走向综合、多样化,研究的地域范围从单一景点走向区域整体,跨地区旅游竞争成为研究的热点,部分学者从经济学角度对区域旅游竞争力进行研究。如Leiper(1979年)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竞争力产生的条件,并研究了潜在旅游行为对城市旅游竞争力产生的影响[1]。H.P. Gray(1982年)运用经济学方法分析了不同竞争地之间的客源市场,讨论了旅游市场经济寻租行为和利润最大化等问题[2]。其次,旅游需求成为旅游竞争研究的主旋律,提高客源市场份额是旅游竞争的目标。Paul Saunders(1981年)等在研究美国南加州萨瓦纳斯河上游的湖泊、水库的旅游业未来发展时,发现旅游需求是产生游憩机会的重要因子[3]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论文选题和文献检索阶段(2016年11月15日-2016年11月30日):收集、阅读、分析资料和文献,在导师指导下完成选题和论文构思。

2、开题报告和论文大纲阶段(2016年12月1日-2017年1月15日):在导师指导下撰写开题报告和论文大纲。

3、论文初稿撰写阶段及中期检查(2017年1月15日-2017年4月10日):在导师的指导下撰写论文初稿,并提交指导老师评阅。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N.Leriper.The Framework of Tourism:Toward a Destination [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79, 6 (4):390-470

[2]H.P.Gray.The Contribution of Economics to Tourism[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82, 9 (1):105-125

[3]Paul Saunders, Herman Senter, James Jarvis. Forcasting recreation demand in the upper Savannah river basin [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81, 8 (2):236-256.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